向毛泽东学习战略预见

2022-12-11 1796 1
作者: 郝敬东 熊玉祥 牛玉俊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油画《决战前夕》(1964年 高虹 作)】

【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向毛泽东学习战略预见

郝敬东 熊玉祥 牛玉俊

  引 言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尤其是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高瞻远瞩,把握大势,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略预见范例,形成了科学的战略预见思想。今天,学习毛泽东战略预见的思维、方法,对于提高战略思维水平和战略指导能力,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

  毛泽东深刻指出:“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这就是战略预见的本质和价值。

  战略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战略预见即超前认识、前瞻思维,是一种“事先知道”“合理设想”。毛泽东认为:“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1930年,毛泽东为纠正一些同志的悲观情绪和错误思想,预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革命很快走向高潮,并形象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的战略预见。

  战略预见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战略指导源于战略预见,核心是战略预见。如果缺少战略预见,将会带来盲目性,减弱其实践指导价值,指挥员可能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毛泽东强调,如果对战争没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就“只能跟着战争打圈子,让战争把自己束缚起来”,陷入被动。他还生动地指出:“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因此,战略指导应未雨绸缪、见微知著,以增强主动性、计划性、灵活性。

  战略预见具有动员、鼓舞作用。科学准确的预见能够激励群众,增强斗争的信心和热情。这是战略预见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毛泽东战略预见的一个鲜明特色。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预见力,在澄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中,做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预见;在消除“亡国论”的悲观情绪中,做出“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正确预断,等等。这些科学的正确的战略预见,超越时空、气势磅礴,“使大家在困难中看到光明的前途”,坚定了信心、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顽强意志,对夺取伟大战争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