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教员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023-07-21 2573 1
作者: 温伯陵 来源: 温伯陵公众号

  1

  这篇文章填个坑,简单聊一下教员在红军时期的经济政策,素材当然来自毛选第一卷的文章,我只是做一下整理归纳。

  自从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以来,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这两个困难就一起出现了,教员非常苦恼,1928年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里就提到:“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

  那个时候教员还不成熟,提出了问题却没有成熟的答案,于是他建议边界党要解决经济问题,并号召每个党员思考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

  但是五年后,教员经历了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真正成熟起来。

  面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危机,他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一套完整的经济政策来解决问题。

  当时有人说红军只管打仗就行了,也有人说先集中精力搞建设,但教员表示,你们说的都不对。

  红军打仗推翻旧政权是宏大叙事,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小民幸福,如果只讲打仗的宏大叙事,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到疲惫,如果只讲小民幸福,苏区的战斗力就要下降,迟早被蒋介石给消灭了。

  所以教员的原则是把军事和经济结合起来。

  只要红军和国军作战取得胜利,就能巩固苏区人民群众的信心,而发展苏区的经济,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又会支持红军、支持苏区政府、支持党组织。

  这样一来,红军的军事胜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胜利成果,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又保障了红军的后勤和兵员。

  军事和经济是一体两面的,缺一不可。

  2

  确定了经济原则,那么接下来便是如何发展经济了。

  教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提到两个方向。

  其一是苏区的经济水平不均衡,就用最基本的粮食来说,有的地方能买到粮食,有的地方就买不到,有的地方粮食价格高,有的地方粮食价格低,根本没有统一的大市场。

  布匹、盐、针线等物品也差不多,流通性非常差,导致很多人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所以要发展苏区经济,就必须想办法打通苏区的货物流通,盘活苏区内部的经济活力。

  其二是苏区能出产钨砂、木材、樟脑、纸张等物品,而这些物品又是白区需要的,相当于在这些领域里,苏区是生产者,白区是消费者。

  如果能把苏区的物品销售出去,不仅能换到武器和药品等必需品,还能赚到资金,获得数额庞大的经济增量。

  简而言之,苏区消费和白区出口,是发展经济的两条腿,也是缺一不可的。

  而要打通苏区经济的内外循环,就必须通过经济主体来完成,怎么办呢?

  教员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说了:“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有他在,不会出现经济危机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