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毛主席关于天才和知识分子的观点
看到在网上有一篇关于毛主席谈天才的文章,这是第一次看到毛主席关于天才的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论述中,毛主席的观点非常明确,哪有什么天才,天才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其中有一段,毛主席专门说到知识和知识分子。
毛主席问,什么是知识?然后他自己回答说,那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经验的总结。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有了知识,是个知识分子,了不起喽。我看不见得。毛主席还说,读了许多书,如果不去实践,前人的经验还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算不上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有参与实践,才能检验你读到的东西是否正确有用。同时,又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你能把前人的经验,通过实践变成自己的经验,能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联想起我们有些大学生,包括硕士生,也包括博士生,到毕业的时刻,拿到了毕业证,拿到了学位证书,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身的本事了,走出学校就能做很多大事了。这可能是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通病。走出学校,只是走出一个经过初步训练的基地,距离真正能担大任还差得很远呢。所以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定要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而且这样的摔打和锻炼也离不开与工农群众在一起共同劳动与工作的经历,走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毛主席特别提到,当年在莫斯科读了苏联大学的一些人,认为自己读了不少马克思和列宁的书,就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就具备了领导革命的能力了。但在实际上,这种只有书本知识上的人,把中国革命搞得一团糟,险些从根本上断送了中国革命。这也让人联想起我们这里的一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去西方留过学,拿到博士学位,也立刻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认为自己是个人物了,是个专家或者是个学者了。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基本上一窍不通,仅凭某些外在的零碎现象就下结论,就出主意,就来做所谓军师。然而他们出的主意基本都是脱离中国现实情况的,脱离老百姓真正的利益诉求的,因而也是行不通的。有些所谓公知,天天都在鼓吹私有化,殊不知,这就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死路。他们的所作所为,老百姓是看不惯的,也是非常不满的。但是他们还是在那里洋洋自得,以为只有自己才最高明。
这些所谓公知,真到今天,也弄不懂为什么他们原来说的那一套,似乎还很有市场,而到了今天,他们玩的这一套已经完全不灵了。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因为他们那一套,刚端出来的时候,老百姓也不太清楚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只是觉得这一套,过去没有听说过,而且又是从非常文明的洋大人那里趸回来的,估计应该是有点用处的。但经过这么多年,除了看到这些洋玩意儿在中国没起过任何好作用,而且洋人对中国根本就没安过好心。所以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看得更加清楚和明白了,知道公知鼓吹的这一套都是胡扯,对中国人民没有任何好处,全是坑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