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刚过30岁,就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

2021-06-16 4674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国家记忆

  她是毛泽东的湘籍契友

  是蔡和森的红色恋人

  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第一位女中央委员

  她三十几岁便被称为

  “革命的老祖母”

  她被誉为

  “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一生致力于“为女界大放光明”

  不幸的是

  33岁的她便英年早逝

  她是向警予!

  今天

  《国家记忆》栏目带你追忆

  向警予的革命历程

  1895年,向警予在湘西溆水河畔的一栋老式四合院里出生。向家是当时的溆浦首富,开办鼎盛昌商号,经营绸布百货、钱庄,并且还做着跨国贸易。

  在父亲的呵护下,向警予可以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

  8岁时,她进入溆浦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

  20岁时,正在周南女校读书的向警予带领同学印传单、写标语,慷慨演讲,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红色恋人,携手革命

  1916年,向警予在长沙结识了蔡畅的哥哥蔡和森。

  蔡和森当时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他与同学毛泽东志同道合,成为挚友。

  1919年,向警予加入了一个青年进步团体:新民学会,成为学会最早的女会员,她经常与毛泽东、蔡和森一起讨论救国救民之路。此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正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

  消息传到湖南,蔡和森开始负责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的组织工作。他让妹妹蔡畅邀请向警予一同赴法,并发起“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

  1920年2月,向警予等人抵达法国,在离巴黎不远的小城蒙达尼,他们一边做工,一边学习,“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

  志同道合的向警予与蔡和森谈学习、谈人生、谈中国的未来。纯真、诚挚的爱情也愈加浓烈。

  1920年6月,这对恋人在蒙达尼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两人并肩而坐,捧着一本《资本论》,拍下了这张特殊的结婚照。他们的自由结合被称为“向蔡同盟”,轰动一时。

  1920年,留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召开会议,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向警予支持蔡和森的主张,提议写信给毛泽东。蔡和森一气呵成,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信中,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效仿俄国十月革命,改造中国。

  很快,毛泽东回信说,对蔡和森和向警予的主张“没有一个字不赞成的”,并告诉他们建党一事正在进行。

  1921年7月的一个夏夜,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等13人陆续走进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石库门建筑。从此,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一颗革命火种在沉沉暗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

  同时,向警予、蔡和森也积极联合留法的周恩来、赵世炎等人,一起筹建起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