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寒春同志百年诞辰——介绍寒春等四位美籍专家的一张大字报

2021-10-18 3395 0
作者: 武彩霞 来源: 激流网2021

  作者|武彩霞

  2021年10月20日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百年诞辰,本打算进京京参加纪念会,因身体不适未能成行。回忆22年前和寒春同志的相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99年12月24日,我和张纤夫、袁宗琪、朱久如作为河南发行站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中流》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当一位叫寒春的外国老太太到会场时,我马上想到我收藏的文革中寒春等四位美籍专家的一张大字报,没想到果然是她。寒春同志在会上的发言深深震撼了我。作为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青年物理学家,寒春同志于1948年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来到中国延安,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参加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寒春同志在发言中对资产阶级私有化的抨击和坚定地革命信念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2000年春,我再次到北京寒春家拜访,当谈到他们的那张大字报时,她很激动,她对毛主席为防修反修而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理解十分深刻。2006年文革四十周年时,我在《四十周年话文革》一文中专题介绍了这张大字报。后来收录到拙作《不再沉默》(2010年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简体版《霜叶集》)。今天贴出这篇文章,作为对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百年诞辰的纪念。

  介绍四位美籍专家的一张大字报

  在笔者收藏的文革“文物”中,有一份在中国工作的美籍专家阳早、寒春、史克、汤反帝(汤姆森)写的大字报,油印,八开,署名“三八红旗翻印”,时间1966年9月24 日。这个“三八红旗”(战斗队)是哪个省、县,哪个单位,已无从考证,但从不太工整的书写以及对作者英文名字字母多处谬误来看,一定是比较基层的单位。唯其如此,才说明这张大字报在当年流传的广度、深度。大字报中,四位外国专家要求取消对他们生活上的优厚待遇,要求和普通中国人民一样参加劳动,参加思想改造,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当时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敬仰。特别是毛泽东主席作了“我同意这张大字报”的批示,更增加了大字报的传播速度。四十年过去了,文革已经成了历史。在金钱占据人们心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崇洋媚外成了时尚,大款、富翁成为高贵,贫穷、落后成为卑贱的今天,就更凸显这张大字报的价值。可是,当年写大字报的四位美籍专家现在如何?后悔了?回国了?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我的心头。

  世纪末的一天,笔者在《中流》杂志十周年座谈会上,有幸见到大字报作者之一的寒春同志。后来又专程到北京昌平农机修造厂家属院拜见了寒春和大字报的另一作者——寒春的丈夫阳早同志。一走进他们的家,我就感触颇深。墙上悬挂着毛泽东接见陈永贵的照片十分醒目。住房和普通职工一样是几间平房,屋内的摆设简单、陈旧,地上铺的地板革,有几处已经破裂卷边。尤其令人感叹的是他们自己用砖块垒起来,上面放木板而搭成的工作台。显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们依然没有享受生活上的特殊待遇,而是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工作台上放着的图纸、绘图工具和一摞摞的数据、英文报刊杂志来看,年近八十的寒春、阳早还在工作着。当谈到文革中的那张大字报时,他们十分激动。寒春翻出保存多年的大字报稿、毛主席的批示和1966年9月在揭发外国专家局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上的发言让我看。从和他们的交谈和寒春的发言稿中了解到他们的经历和写这张大字报因由所在。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