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曾给毛主席治白内障的中医大师唐由之先生
惊闻著名的国医大师、中医眼科学家唐由之先生于7月28日3时22分在北京仙逝,笔者悲痛不已。
又一个与人民领袖毛主席有直接交集的人离开了我们,那个伟大的时代仿佛又远离了我们一分……
1974年的腊月,48岁的唐由之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的一名眼科主治大夫,有一天突然有人通知他去给毛主席看病。
当时毛主席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看书已经相当困难。全国各地来了七八位眼科专家要给毛主席治疗眼睛,其中就有唯一的中医师便是唐由之先生。
用古老的中医治疗白内障,这在列强用鸦片战争敲开中国大门的近代以来,完全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几度推出的“废止中医案”,更让中医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搞不好中医工作,我来当卫生部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发出的一句掷地有声的指示,由此才挽救了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华文明瑰宝。
而唐由之说服毛主席做手术的过程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以诗会友”。“盒中虚撚决明丸”,“金针一拨日当空”,当唐由之吟诵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这两句诗词后,毛主席立刻了然,当场同意由中医师唐由之为自己做眼科手术。不仅主治医生是中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就连手术所需的一切器具也全部用国产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七言《眼病二首》,其曰:“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空中纷纷散散好像有千万片的雪,器物上仿佛蒙上了一重轻纱”)——这正是典型的白内障症状。诗人最后写道,“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我这病大概是没什么药物可以治疗了,用金针拨障术或许可以治疗”。)
手术成功之后,白居易又欣然写道:“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意思就是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靠药丸保守治疗是徒劳的,想要立竿见影,只能用金针拨障术,金针一拔,豁然开朗!
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在《樊川文集·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中也曾记载了当时的金针拔障术,“法以针旁入白睛穴上,针拨去之,如蜡塞管,蜡去管明。”
本身就是诗词大家,又酷爱读书的毛主席当然知道这些典故。
唐代的金针拨障术严格意义上来讲,并非源自中国本土,而金针拨障术在唐代被发扬光大的历史,恰恰说明中医是一门开放、包容的科学,能够时时绽放出崭新的生命力,由此才得以延续数千年。
随着汉代印度佛教到中国讲经,印度医学也逐步传入中国;取长补短,其中的一些精华被吸收进了我国的传统医学,尤其是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