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2023-01-03
作者: 李海龙 王冰 来源: 学习时报

  李贞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将帅中唯一的女性,她和丈夫甘泗淇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将军夫妻。李贞18岁投身革命,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光辉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李贞于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户贫苦家庭。6岁那年,她被送给正在四处收养女儿的地主家庭。未承想,地主家明面上收养女儿,实则将李贞当作童养媳,背地里更是将其作为丫鬟使唤。李贞的童年在包揽脏活苦活累活和忍受拳打脚踢中悲惨度过。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李贞坚韧不拔、胆识初显,与其他女伴密谋计划逃离婆家,进城做工。不幸的是,李贞的谋划很快被地主家人察觉,为防止她逃走,立即严加看守并迅速为其举行旧式婚礼。婚后夫妻感情并不融洽,李贞不堪忍受屈辱和折磨,决心通过抗争摆脱地主家的束缚和禁锢。

  1926年,农民革命运动在湖南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李贞偶然得知共产党来到了她所在地区,就不顾一切地抓住机会,剪掉辫子,决意“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邻居的帮助下参加妇女协会,在登记姓名时,李贞将自己“旦娃子”的名字改作具有忠诚不变和美好梦想双重含义的“李贞”。因其踏实能干、胆大心细,不久后成为乡妇女协会委员长。担心被李贞连累的地主家起先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后来直接一纸休书将她送回娘家。李贞如愿重获自由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她回忆这段经历时多次说道:“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不能让敌人抓活的,往下跳!”

  土地革命时期,李贞加入浏阳游击队,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同敌人进行过多次战斗。

  在浏东游击队期间,李贞曾经历过一次“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举。1929年寒冬,李贞所在的游击队遭遇敌人“围剿”,被封堵于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游击队夜以继日奋力激战,弹药耗尽时,用石头充当武器顽强还击;体力不支时,用树皮野果充饥。面对敌人叫嚣“抓活的!抓活的!”担任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的李贞毫不胆怯,带领大家端起刺刀冲向敌人。尽管他们拼尽全力殊死搏斗,但仍寡不敌众,仅剩的六七个人很快被逼到狮子崖,眼看将被敌人活捉。在这危急关头,李贞果断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抓活的,往下跳!”话音刚落,她两眼一闭,不顾自己几个月的身孕,纵身跳下悬崖。紧接着其他游击队员也跟着跳了下去。李贞苏醒后,发现自己被卡在树杈上,不远处还躺着2名已牺牲的队员。她浑身疼痛难忍,鲜血顺腿流到脚面,意识到自己流产了。她顾不得战友牺牲和孩子夭折的悲伤,咬紧牙关协同幸存的伙伴掩埋好战友的遗体,相互搀扶着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后来,长期频繁激烈的作战行动使得李贞无法休息调养。长征途中,李贞的孩子由于早产后缺乏营养而夭折,从此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造成终生遗憾。

  “同志们,腿不能软,坚持就是胜利!”

  1935年11月初,红2、红6军团在摆脱敌军围追堵截后,从湖南省桑植县出发,日夜兼程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为照顾担任红6军团组织部部长的李贞,相关部门给她配备了一名勤务兵、一匹马和一顶帐篷。李贞婉拒了勤务兵,将帐篷与其他女干部同住。而马作为当时的稀缺物资,李贞一次都舍不得骑,后来直接送给救护队驮运伤病员。在行军途中,李贞搀扶腿部受伤的战士艰难行走,恰巧被军团长萧克看见,便询问李贞为何不骑马。身边的警卫员作答:马送给伤病员骑了。

  1936年春,红2、红6军团抢渡金沙江后,向玉龙雪山挺进,翻越这座海拔近5600米的雪山要比打一场恶仗更难。脚下是冻土,前方是深不可测的厚厚积雪,身边则是刀削斧劈般的冰川,有些战士在极度疲倦中跌落山谷。李贞将红旗插在山顶,站在队伍中间给战士们鼓气:“同志们,腿不能软,坚持就是胜利!”红2、红6军团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种种困难,征服玉龙雪山,又翻过几座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大山。

  当部队进入草地时,李贞在检查完战士宿营地后突然晕倒在地,经检查患的是伤寒。当时条件艰苦、药品紧缺。身为战友兼丈夫的甘泗淇担心她无法跟部队行军打仗,劝她留在哈达铺休养。李贞坚决不同意,要求用一条长布带子将自己绑在马背上,跟随红二方面军继续前行。就这样,李贞被紧紧绑在马背上,睡睡醒醒、起起伏伏,跟着她生死相依的战友们艰难地朝着甘南方向前行,最终顺利到达陕北。

  “我们不能贪图享受,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1955年9月27日,在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典礼中,李贞、甘泗淇夫妻二人分别被授予少将、上将军衔。虽然身居高位、功名赫赫,但李贞仍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李贞时常对身边的人说:“战争年代十分艰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不能贪图享受,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1980年,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李贞的级别定在大军区副职。但她仍住在香山脚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的普通四合院里。这个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特别是冬天格外难熬。每逢冬季,李贞便穿上又笨又重的帆布羊毛大头鞋和打满补丁的棉大衣,膝盖上放着热水袋,在上漏下湿的屋子里看书、批阅文件、处理群众来信。亲朋好友们来看望她,觉得住这种房间与她的身份不相符,显得太寒酸。可李贞却认为,跟以前相比,有这样的房子住就不错了,而且置身于群众之中,就不会脱离群众了。这期间,深感“活着就很幸福”的李贞谢绝了春节前总政领导给的拜年钱,屡次拒绝组织上劝其搬家的心意,多次婉拒组织上给予的特殊照顾。就这样,两个普通书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沙发椅、一个衣柜、一个落地衣架、一张大床,在被反复修补下陪伴李贞度过晚年时光。1990年3月11日,参加革命64载的女将军李贞走完82年的光辉人生。在生命的最后,她将自己寥寥可数的遗物,几乎全部捐送给了自己的家乡以及她一生拥护热爱的党和国家。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2月26日第6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