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他是唯一出声支持博古的人,建国后其子参观旧址很尴尬

2023-10-19 2501 2
作者: 白衣 来源: 故里梦长安

  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转折,其改变了留苏派一直执行的“左”倾错误,让毛主席重新获得领导权。

  不过这次会议也不是那么顺利,主席的票数并没有呈现压倒性的趋势,反而一度咬得非常死。在会议上,还有凯丰公然站出来反对主席、讽刺主席不会打仗。比较有意思的是,凯丰此举给他的后代造成了很大的烦恼。

  当年的会议,有的人即便不赞成毛主席,也只是举手时表态不会多说,凯丰为何要站出来做那个特殊的人呢?

  他的做法,跟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凯丰原名何克全,1906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他一直在求学,成绩很不错,1925年夏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武昌毕竟是打响反封建第一枪的地方,革命思想很浓郁,本就进步的凯丰读书期间就多次参加写文章批判黑暗的旧社会,北伐后他又回到家乡组织农会。

  本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可惜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各地白色恐怖盛行,许多中共党员被迫转入地下。

  当时凯丰因为善于宣传,已经被人盯上,组织为了他的安全,就将他送到莫斯科学习

  在我党的早期,苏联有很大的影响力,留苏的人回国后基本都能得到重用,凯丰也是在学习的这三年中,结识了许多党的早期领导人。

  其中他与博古的感情最好,不仅有同学关系,博古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回国后,凯丰与王明、博古等人并称为“28个半布尔什维克”,且他们的职务都非常高。

  王明因为有共产国际米夫的支持,掌控着中共的大权,后来局势变化他又跑回苏联,就让博古替他发声,博古一度担任了临时中央总负责人。靠着跟博古及共产主义的关系,凯丰1934年也担任了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被“左”倾错误思想主导的这几年里,红军付出过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如今连根据地都丢了,党内已经开始有人不满为首的博古、李德。

  湘江战役后,部队伤亡惨痛,党内有更多人开始痛恨“左”倾主义,期盼毛主席能重新出山领导革命。因此,趁着打下遵义休整的间隙,中央召开会议商讨红军发展方向的问题。

  参会的陈云同志1977年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遵义会议的部分事情,从中可见当时的艰难。

  会议首先是博古作为负责人对第五次“反围剿”做总结报告,他承认这是失败,但不觉得自己的战术有什么问题,且还辩称失利只是由于国民党兵力太过强大,换其他人指挥情况也会一样。

  按照领导顺序,接下来是周总理发言,总理比博古真诚得多,直接指出先前中央指挥的一系列失误,还做了自我检讨。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