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澄:他在春光中归去——深切缅怀王忍之同志
【王忍之同志(姚咏梅摄影)】
在乙巳蛇年刚刚立春之际,王忍之同志就在立春的第二日(2月4日)以92岁高龄释然归去。这既令人痛心,又令人无限感怀。古人有视死如归之语。这里的“归”字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源之意,不是通常所谓的归家的意思。
对于一个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的老战士,他的精神、他的功绩,将永恒于历史长河,与春光同在,照耀后人。
对于“归去”,忍之同志早有旷达的释然——他有诗曰:
病榻闲听细雨声,
神游过往许多情。
名缰利索从来昧,
骨硬心丹老未更。
面对崎岖常坦荡,
身缠恶疾少忧懔。
古人尚晓一生死,
吾辈何愁净土行。
所以他在遗嘱中嘱托后人不举办告别仪式,而将遗体贡献医疗事业。这是一位把全身心都献给人类的共产主义者的襟怀,对于某些刀笔之吏,竟然还吝惜“优秀”两个字,我们尤感惘然。在我们这些共产主义的后来者的心中,忍之同志不但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且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无声之中的呐喊
记得那是2006年的5月20日,我作为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的秘书长主持“不做无根的树——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六十四周年”座谈会。这个会可谓一时之盛,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文艺战线上的许多革命战争和延安时期的老战士都出席了这个盛会。他们中有邓力群同志、老红军王定烈同志、著名画家李琦同志、老延安魏巍同志、贺敬之同志、陈明同志等,还有中国文联副主席廖奔同志,中国作协副主席张胜友等等。就是在这个会议上,王忍之同志发出了令人振奋的呐喊。
【魏巍、邓力群同志在会前合影(胡澄摄影)】
【李琦、冯贞夫妇在会上(胡澄摄影)】
【会议场景(姚咏梅摄影)】
大家都知道,王忍之同志退下来之后参加会议都明确表示他不发言。在筹备这次会时,我去他家向他发出与会邀请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出席会议不讲话。
但是,看到这么多为社会主义文艺文化复兴而奋斗的老战士们都踊跃抒发对革命文艺传统的弘扬之情的时候,我当场邀请王忍之同志给大家讲几句话。忍之同志开始也是表示拒绝,但是,他在沉默片刻之中显然在酝酿情感与思想。然后他的脸微微涨红,对着话筒朗声说道:“乌云遮不住太阳!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王忍之同志在会上发言(姚咏梅摄影)】
这是忍之同志为国为党隐忍多年以后的呐喊,这是忍之同志在境遇局促中的奋争。
当时我安排人对会议进行了全程的录音录像。就在昨天,听到忍之同志与我们离别的消息之后,我又打开录音,反复聆听忍之同志这声呐喊。这气郁而奋、力充而雄的声音,我反复聆听,泪如雨下!这一呐喊,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老战士的文化自信。什么叫做文化自信?只有以这种充沛的感情、坚定的立场、崇高的情操和无畏的斗志表现出来的自信,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自信。失去这些,所谓“自信”都是空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