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毛主席跟古代皇帝的区别!看完我心服口服!

2021-03-30 18275 3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五千年中华王朝更迭,说长不长,也只是几个旧戏换新角儿。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国,使四海归一,又是何其壮哉的举动,可以说亘古未有。天下承平,皇帝就要享乐,于是下令砍光蜀山的木材,建造阿房宫,像牛马那样役使人民;又要修建骊山皇陵,一匹匹快马从都城沿着新建的要道驰往各地,一队队民夫沿着泣血的要道前往咸阳……在一场暴雨的冲刷下,秦人苛刻的法令终于迫使氓隶们揭竿而起了,在黔首们愤怒的喊叫声中,这个王朝开始了它的风雨飘摇。

  王朝也像这楼。眼见它楼高起,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

  坐上宝座的人同还没坐上的人争斗不休,夹在中间的人们却总沦为被役使的“牛马”,这个历史周期律一直在施展它的咒语。

  到了近代,赤县大地一片昏黑,这黑夜更长了。内有苛捐杂税,外有奸淫掳掠,按说,该出现救世主了,救世之后该和以前一样,继续生老病死,只是比以前稍微好一点。可这个叫毛泽东的起义者,他说,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到解放。也许事业成功以前是不好分辨的,我们可以看看成功后的毛泽东是怎样做的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的亲戚老乡都盘算着能靠关系进京谋一份差事。然而他都一一言辞拒绝了,连他的妻弟杨开智也不例外。

  这事说来话长,杨开慧牺牲后,是杨开智夫妇委托人出面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并且帮助转移年幼的毛岸英兄弟;1938年,杨开智夫妇将女儿杨展送到延安,希望她继承姑妈的遗志。然而不幸的是,女儿在3年后的“反扫荡”中壮烈牺牲。直到8年后,他们夫妇才得知这一消息。可以说,杨家不仅有恩于毛泽东,还有功于革命。

  在杨母去世毛泽东写给杨开智的悼念信中有这样的内容:“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然而正是这样“是一家,不分彼此”的妻弟,他也坚持按规矩办理,不准特殊照顾。杨开智想要来北京工作,希望毛泽东能帮忙安排,毛泽东回复他说:“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可以看到,就算是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毛泽东也并没有擅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个人和家族利益。也许看到这里,还会有人怀疑。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身边不乏有人常常拿这种观点衡量毛主席,之前我也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可光看历史教科书哪里行呢?总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苦恼于拿不出足够多的依据说服别人,也苦恼于自己不了解更全面真实客观的毛主席。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