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怎样搞外交的?在今天又有何指导意义?
有朋友让我推荐一本介绍新中国外交的书籍,他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我们是怎样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并做到朋友遍天下,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的?我想了想,给他推荐了这本《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
这不是一本外交纪实性书籍,他只是从毛主席的视角来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策略,比起外交过程中的唇枪舌剑,当然少了很多斗争场面,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比外交纪实更具有大视野,更能看清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崛起于世界东方的。所以,它是外交中的外交,政策中的政策。
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毛主席,新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毛主席。新中国之所以能从一穷二白中一步步登上世界舞台,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都是毛主席一步步精心谋划的。这本书就如实地记录了毛主席在这个谋划过程中,怎样一步步实现新中国的崛起?这也是我极力推荐给朋友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的外交是很脆弱的。西方绝大部分国家,亚非拉许多摇摆不定、风雨飘摇的国家,甚至与中国相邻的许多国家,都没把新中国的建立当回事。那时,我们的朋友只有社会主义阵营仅有的几个国家,而且到了60年代,我们还跟社会主义阵营最大的国家苏联闹僵了。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朋友圈,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建树性的,至少难以扶持一个大国的崛起。
摆在新中国面前的有这样几道难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倒向台湾国民党蒋介石一边,敌视新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逐渐有了不稳定因素,面临分化、蜕变;在美苏之间求生存的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基本上是隔岸观火,或者煽风点火,我们所能掌握的主动权极其有限。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新中国也许会被各方势力不断封锁,然后围追堵截,难说有多大发展。
可转机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大兵跨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南面则是航母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是一个考验新中国政权能否维持下去的艰难时刻!苏联不出兵,朝鲜半岛即将成为美国的囊中之物。金日成向中国发来求援信号,让中国出兵,可是中国能出兵吗,敢正面硬刚美国吗?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搞不好,很可能把中国新生政权带入万劫不复深渊一场战争怎么打?这是摆在毛主席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最终结果是,毛主席下了很大决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决定揭开了新中国一步步崛起的序幕。抗美援朝我们胜利了,从此没有谁再敢小瞧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那些曾经隔岸观火的国家,对新中国开始重新重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