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气候异常,毛时代的中国怎么应对怎么看?
按语:今年夏天,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气候异常。以西安为例,春天一来就温度飙升,夏天长时间炎热,一个以往从没有的词语频频见诸报道——热射病。而后突然连天阴雨,气温从40摄氏度,一下子降到了20摄氏度。
在全球以及中国的舆论场上,处处都弥漫着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然而,五十年前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气候异常,当时的中国主流舆论是怎样的呢?
《自然辩证法》杂志在当时引领着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潮流,其影响巨大,被称赞是“自恩格斯之后,自然辩证法领域最好的读物”。它真正贯彻了毛主席的思想,对科技领域——这个剥削阶级的世袭领地——开展了顽强的冲锋。
以下文章,便是选自《自然辩证法》杂志第二册第一篇。
人类在战胜异常气候中前进——上海市气象局写作组
近年来,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气候异常。这件事引起了世界上各种人物的议论。国外有些资产阶级报刊甚至公开宣扬:“气候良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小冰河时期即将到来,世界将进入一个缺粮的时代”。一句话,人类的前景简直可怕极了。
人类难道真的要回到洪水猛兽的时代去了吗?否。
气候异常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气候的正常与异常,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有异常,才有正常;没有正常,也就无所谓异常。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比较合乎常“规”,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但事实上,气候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绝不可能是年年如此。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天在变,地在变,气候也在变。正常是暂时的、相对的,异常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基督教的伊甸园和佛教的极乐净土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地球上不可能永远遍地绿茵、百花盛开、大树成荫。即令历史上有过那么一段传说中的黄金时代,从一部漫长的地球气候变迁史来看,那也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
世界的气候,会不会突然发生“灾变”,一个劲儿地冷下去?决不会。冷与暖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是由地球以及太阳系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自从地球表面形成了大气层以后,几十亿年来,大气中冷与暖、干与湿的矛盾,无时无地不在斗争着,发展着。时而冷占优势,时而暖占优势,时而干强湿弱,时而湿进干退。冷和暖,作为一对矛盾,总是不断地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转化着。
现在大家公认,地球上最冷的气候,莫过于冰期了。冰期到来,冰川大发展;而冰川一发展,由于液态水变成固态冰放出了大量的潜热,再加上其他一些气候变化的因素,又会使气温升高,反过来成为使冰川融化的因素。此长彼消,相生相克。冰川的形成和发展,为冰川的衰落和结束创造了条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