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论中国文明的古与新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是常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结论。如果中国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那么现在西方的文明是从哪里来的呢?它肯定是有源头的,也是延续未断的,正如我们现在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从人初延续过来的,中间谁也没有断过。且四大文明的说法是常见于中国,并不见于世界知识界,它们也没有准确的先后,能有四大,何不能有三大,五大呢?作古的文明毕竟已经作古,中国文明不应骄傲于与作古的文明捆绑,而应与现有的文明相较于高下。
中国文明或者叫做中华文明,它包含了我们的一种历史文化流传的源和脉,并且在长期中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征,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很容易区别于其它文明。文化相比于文明,它存在于人类始终,它可以连续质变提升成一种文明,也可以如鳞片一样相对独立存在着。这里不讨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先给出一个判断性的结论,中华文明已处于了消失的边缘,今天的中国文化已有别于古代中国的文化,它脱离了中华文明的框架,而今天的中国文化还不足于形成新的中国文明,它需要一次新的提升。
今日中国有别于了古代中国,它延续中华文明的不多,移植欧洲文明的不少,是现代欧洲文明与部分中华文明的杂合体。
一种文明是多个文化的组合体,它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今日中国,物质上完成了西化,也在精神方面上差不多快西化掉了。
且不说晚清时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那是在中国这块东亚土地上第一次物质和精神上开始的西化,虽然都失败了,却也尝试了,也不说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那是在精神上大刀阔斧地弃华就西,但它是成功的。只说一九四九年后的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中,在物质上完成了西化即工业化,而精神上的西化,基本是在近四十年完成的。所以现在中国,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华文明多少影子了,看到的都是西方文明的移植和变种。
我们住的,不再是土坯茅屋,深宅大院,也不再是琼楼殿阁,变成了林立的高楼。
我们穿的,不再是峨冠博带,束发纶巾,交领右衽,也不再是上衣下裳,长袍马褂,变成了西式服饰,西服革履做了正装。
我们坐的,不再是轿子,不再骑马骑驴,也不再是扁舟和乌篷船,中间从自行车王国走到了汽车大国。
我们的教育,不再是私塾学堂,不再四书五经,不再拜孔,不再科举,不再行周公礼,变成了西式学校开设西式专业学习西式课程。
我们的思想,不再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变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和重视权利的思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