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 李泽厚:一直亡命着的旧制士大夫
11月3日,根据赵士林消息,“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昨日清晨7时逝世,亡岁91。
李泽厚生于1930年,湖南宁乡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与“‘美’学热”中,李泽厚曾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是右翼自由主义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昨日亡讯一出,一干南方系媒体旋即倾巢而动、哭天喊地地披麻戴孝,其中以“噗通”一声跪叩不起的凤凰网为首,集体鬼哭狼嚎,泪淹中文社媒……
1
李泽厚的名声很多人其实还是知道特别是他的那本《美的历程》,辐射范围确实过广。
但宣布死讯的这位赵士林先生,今天许多年轻人恐怕知之甚少。
事实上,通过了解赵士林这个李泽厚的得意门生,就可以一窥李先生的政治风貌——赵士林,一个坚定的反共反华分子,1992年(也就是李泽厚逃往美国的那一年)曾主编过一本奇书《防“左”备忘录》,书中罗织了李泽厚、沙叶新、胡绩伟、张显扬等反共亲美学者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
数年前,赵士林还曾与戴旭公开撕逼,吃相极为难看,此处不便多述。
还是说回李泽厚。
李泽厚少年时曾就读于宁乡四中和湖南省第一师范,是毛泽东主席的校友,甚至他还(曾)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全班就我一个人倾向进步,后来被学校拉进黑名单,还突击检查我,不过我事先把书藏好了。”
“我还一直想加入共产党,当时湖南大学就有地下党,后来因为母亲死了要奔丧,等回来以后再找这个人,就找不到了。可能他们也不会接收我,我当时太高调了,周围人都以为我是共产党,连我弟弟都这么以为。”
“我当时也是不要命的。去送毛泽东的一个文稿,街道上真是军警林立,我把文稿藏在鞋垫下面。所以我对一些学生说,不怕死有什么了不起。我就不怕死过,但那不解决问题。”
上述这番表达,乍一看仿佛是一位优秀的青年赤色才俊……然而命运始终为历史的行程所左右。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蛰伏了二十年的他一口气拿出《批判哲学的批判》(1979)、《中国思想史论》(近代1979、古代1985、现代1987)、《美的历程》(1981)、《华夏美学》(1988)、《美学四讲》(1989),一时洛阳纸贵,成为了所谓“青年偶像”。
有人这样概括:在80年代,邓丽君是爱情的启蒙老师,李泽厚是思想的启蒙老师。
1986年,“解脱禁锢”、放飞自我的《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刊登一篇雄文:《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