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路:西路军失败的真相——重访革命史


  关于红军西路军惨败这段历史,本来是清晰的,因为中共高层众多的当事人都还健在,所以在党史军史的叙述中并不存在多少争议。

 

u=713025017,1799081002&fm=26&gp=0.jpg  

  且为了团结和保护当年西路军的干部,尽量在党史叙述中将西路军的失败归结为张国焘路线的影响,对高级干部自身的问题少提或不提。

  这种善意的做法近年来被利用,在网络媒体上西路军失败竟然说成是“毛泽东的阴谋”。

  在西路军纪念活动中往往用悲情代替真实的历史,含沙射影地抹黑毛泽东。

  要了解西路军,首先要了解四方面军的历史。这支由鄂豫皖根据地带出来的红军部队经过张国焘的改造,与一方面军的政治素质有着明显差异。

  首先是体现在党的领导观念上,在毛泽东那里,工农武装割据是作为共产党在弱势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带有中国特点的指导思想,武装斗争、群众工作和根据地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军队建设上,强调党的领导,强调政治思想工作,重视根据地,重视人民群众,把军队看作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工具。

  通过古田会议,这一指导思想逐渐贯彻到全军,形成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本特点。反映到具体的战役战术选择上,则是注重发挥红军熟悉根据地、人民群众支持的优势,主张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敌人。

  而四方面军却没有这个过程,故而也没有这个觉悟,尽管也有党的组织也有政工干部,也会说洋名词新概念。

  早在六大以前,张国焘对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明确反对的,认为它实是幻想,“由农民游击战争包围大城市之割据观念,其成功的可能性微小”。

  1931年他回国后虽然理论上不反对武装割据了,进入鄂豫皖根据地后却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指导思想上不重视根据地政权建设,也不打算长期经营根据地。

  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利用肃反机会搞任人唯亲和愚民政策,把对党的忠诚变成对他个人忠诚,杀害的排以上干部就达2500多人,凡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干部都要怀疑和审查。

  

  在这样的气氛中,部队必然军阀主义盛行,等级观念森严,绝对服从和“不怕死”成为唯一衡量标准。反映到具体的战役战术选择上,必然流寇主义盛行,走一地吃一地,打仗要到外围打,敌军一来就“跑反”,根本无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除了张国焘本人作风霸道喜怒无常外,其几个主要军级领导干部也都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特点,这从一些小细节中可以看出来:

  一个是红九军军长何畏,在“毛尔盖会议”期间当面辱骂张闻天,甚至拔枪威胁毛泽东、周恩来;

  第二个是四方面军副参谋长、西路军参谋长李特,当中央红军决定单独北上的时候,第一个带人追赶的就是李特,不但用皮鞭抽打跟中央走的四方面军干部,还在与毛泽东谈话时有拔枪动作,幸亏同样身材高大的李德从后面死死抱住他;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