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洪灾——一场社会主义式的应急救援
三八青年红旗包车组是1958年夏季组成的,担负着沈阳——北京间特别旅客快车的列车乘务工作。全组共有四十七名职工,其中除乘警检车员和一名行李员是男同志以外,其余的都是女同志,平均年龄为二十岁左右。包车组有党团支部。在党的领导下,由于全组人员热心周到地为旅客服务,基本实现了待客如友的服务要求,因此在今年三八节前夕,荣获三八青年包车组的光荣称号。
同洪水搏斗
7月21日夜间,列车冒着瓢泼的大雨从沈阳站开车,奔向祖国的首都北京。雨越下越大。当列车跨进兴城车站时,接到通知:因连日雨水冲刷,路基松软了。列车慢行到前卫——高岭间的一座石河桥上,一位工务工长告诉司机说:前方路基被雨水灌成浆,还有的掏空了,不能前进!列车停在桥上。这时,副列车长李桂琴就叫醒了休班的列车党支部书记、民警李日奎同志,汇报了列车停在桥上的情况。李日奎同志下车一看,桥下河水继续暴涨,列车上六百名旅客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他便和运转车长一道决定并征得调度同意,把列车退回前卫车站。仅隔十六分钟,石河桥便被洪水冲毁了。全列车的旅客得知这个消息,无不庆幸自己脱险,许多旅客激动地说:再慢一刻钟我们就和洪水一块走了。
列车退回前卫车站不久,忽见一位民兵边跑边喊:水库决口了……!随之发现西北方向白亮亮一片洪水向列车奔腾而来。在这洪水袭击面前,旅客都在呼喊:“快开车!开快车!”列车迅速向后退着。这时,线路两旁的居民扶老携幼,背着大小包裹纷纷奔向列车,呼喊求救。能见死不救吗?李日奎同志大喊:“停车救人!”司机立刻刹住车。又从广播机中通知乘务员和旅客们快把车窗门打开抢救人。这时虽然洪水已向列车冲击,但是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车下受难的同胞。共产党员、列车行李员梁国治和许多乘务员、旅客都跳下车去把灾民救上来。洪水已经淹没了路基、钢轨、车轮,巨大的洪峰来到眼前。为了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列车只得继续往后撤退,但是还有不少灾民向列车招手求救,列车又停下来抢救灾民。司机准确地操纵着列车,就这样退退停停,停了三次,抢救上来三百五十多名受灾的同胞。当列车进入高坡长河桥时,发现一个老太太坐在房盖上,在洪水的旋涡中打转转。列车员马玉林和旅客——解放军军官赵福祥先后跳进洪水中,把老太太从深水中救了出来。这时又从远处漂过来一根房梁,上面坐着一位老大爷。小马没顾得休息一下,又跳入水中直往老大爷游去。他游到半道接近急流时,眼看就被浪涛挡住,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岸上的人就把他拉回来了。当小马上来后,看到老大爷快被急流冲走,双手乱抓,危急万分。这时小马耳朵虽然嗡嗡直叫,头脑又胀又疼,混身已是筋疲力尽,但他一想到向秀丽、安业民的英雄事迹,从心里就涌出一股勇气,感到混身是劲。他第三次又跳进水中,但老大爷已被浪涛卷到急流中去了。站在桥头的李日奎同志,列车员陈宝志同志和旅客们就把大批绳子投入急流中,老大爷一把抓住绳子,岸上的人一起用力拉,终于把老大爷救上来了。就这样,乘务员和旅客一起又救出了九名将要被水淹死的灾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