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修正主义之路——德国社会民主党史(4)

2021-10-31 1862 0
作者: 伊藤辉 来源: 激流网2021

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德意志帝国内外交困的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18年,德意志帝国疲态已现。在东线上,虽与新建立的苏俄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仍布置52个师的军队驻防;西线上,马恩河会战、香槟战役的接连失利已使德国的进攻企图被彻底打碎,西线德军已无力组织新的进攻,在1917年仅限于在各阵地采取守势。反之,协约国在1917年却在许多地区力图突破德军战线。严峻的军事形势迫使德国政府重新考虑政策,德国外交大臣认为:“政治领导取决于这一论断……由此可以得出政治方面的结论,就是我们在军事上已无力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因此我们已不得不就当前战局来考虑我们的政策。”

  在国内,德意志帝国也面临着一系列危机。根据德国官方公布的指数,德国1917年的生活费用相比于1900年增长了329%,食物价格相比于1914年上涨了220%,实际工资总收入相比于1900年降低了30%。与此同时,容克贵族、资本家却靠着战争大发横财。例如,德国垄断资本家售出一吨马丁钢便可获利280马克,而一吨马丁钢的成本加上战前的“合理的利润”也不超过180马克。克虏伯的利润增长了5倍,波鸿(德语:Bochum)钢铁联合企业增加的净利润超过四倍,俾斯麦冶金工厂把红利由9%提高到30%。容克贵族作为重要的粮食供应者,他们为了维持粮食的高价,不把土豆供给饥饿的人民,反倒拿去喂牲畜。

  军事上和经济上日益增长的困难使德国人民加强了对战争的反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鼓舞了德国的广大被压迫群众为反对剥削与侵略战争进行斗争。自1914年以来,罢工的次数与罢工人数逐年增长:1914年只有21000名工人参与罢工,1915年达到了47000人;1916年达有422000人。自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罢工的规模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总次数561次,总人数共计1467000人;1918年,罢工者人数达到了2500000人,在各大城市中也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和平示威游行。

  德意志帝国内外交困的形势和国内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表明:革命的形势已经完全成熟,推翻腐朽的德意志帝国的暴力革命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死挣扎的“上层革命”

  德意志帝国在开战前以“迅速结束”与“民族保卫战”为口号充分调动了德国众多阶层的民族主义情绪。由于党内机会主义者的恶劣影响,作为德国最大政党的社会民主党未能对德国民众,特别是广大的工人进行有效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高涨的民族情绪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但随着战局的持续恶化,民族主义的旗帜已经无法有效地团结社会各个阶层。帝国国会主要政党的立场发生了重要变化。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