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对抗领导”的粟裕

2021-07-27
作者: 彦强 来源: 红歌会网

  “一贯对抗领导”,是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粟裕挨整时的一条罪状。

  粟裕是怎么对抗领导的?

  解放战争之初,靠近国统区的中共两块根据地,十分引人注目,即中原军区和苏中军区。前者兵力多,由四方面军出身的资深名将郑位三、李先念、王树声等统领,辖区面积广,回旋余地大,且山地多,利于作战。后者地处濒海平原,兵员、面积都远不如中原军区,而且紧靠沪宁国统区核心,属于老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的敏感地带。结果,中原军区6万多部队,未经激烈战斗,便丢掉根据地,奉命突围实则遗逃了!而苏中粟裕却“斗胆直陈”,对中央命其弃守根据地到外线作战的命令,提出不同意见,力陈内线作战的种种有力条件。在粟裕的坚持下,毛主席勉强同意了粟裕意见,同时电示陈毅:“让粟裕打一仗试试,打不好便无话可说”。但负责节制华中军区的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忠实地执行毛主席外线作战的计划,不断催促粟裕率部兵出淮南。粟裕就是顶着这些压力,以区区3万多人马,面对十数万强敌,不仅不惧战,而且主动找上门去打,打的还不是弱敌,而是蒋系中央军精锐李天霞!华中粟军连续作战一个半月,7战7捷,共歼灭蒋军5万3千余人。这战绩与中原军区比较,就不必说了。

  一年多后,粟裕再次“对抗领导”,又“斗胆直陈”,说服了中央改变命其率3个纵队渡江南下的决定,同意粟裕暂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几仗。粟裕受命独自指挥华野后,不失时机地发起了豫东战役,首开我军一战歼敌一个兵团的先例。而更重要的是,此战使敌我双方大量军队主动或被动捲入,搅乱了国民党在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略布局,形成了对我有利的崭新态势。毛主席说,豫东战役后,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终于爬过了这个坡。即豫东战役改变了整个战局,国共双方的攻防开始易手。

  前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回忆文章称,“小淮海战役”后,按中央军委计划,粟裕仍需渡江南下。结果,粟裕又酝酿“对抗领导”了。碾庄之战尚未结束,粟裕征求张震(时任华野副参谋长、参谋长)等人意见后,向中央发电,称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建议部队仍不渡江,应集中华野、中野全部,与蒋军进行战略决战,力争把国民党军主力全歼于江北,并提出了具体建议方案,也就是“大淮海战役”。同时称,此役若能实施,战争规模巨大,参战部队众多,后勤保障艰巨,建议由陈(毅)军长统一指挥。毛主席很快复电,称你们的计划 “大的吓人……”,同意举行淮海战役,成立总前委,邓任书记。

  张震的文章说明:

  一,无论“小淮海战役”,还是“大淮海战役”,都是粟裕最先提出的,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认同,并予以充分完善后,下令实施。

  战后,毛主席说:“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这也证明了淮海战役是粟裕提出的。

  二,淮海战役“总前委”,是在黄百韬兵团行将覆灭之际,由粟裕向中央建议而成立的。总前委成立后,邓、陈致电中央军委,以电台小为由,请中央依旧直接指挥华野。事实上,中央也始终直接指挥华野行动。直到淮海战役结束之前,总前委才奉毛主席“开一次会”的指令,举行了总前委成立以来的首次会议。刘、陈、邓首长驱车远行,赶往粟裕的华野司令部所在地——安徽萧县蔡洼村,张震参谋长出村迎接三位首长。会议开了不到一天,议题重点不是指挥淮海战役,因为该役己没的指挥,而是研究下一步的渡江作战。

  三,总前委成立前围歼黄百韬之役,规模十分巨大,大于整个淮海战役的三分之一。华野围歼黄兵团12万人马的同时,还要顽强阻击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的20万援军。碾庄守军拼死顽抗,我军进攻接连受挫。徐东援军陆空协同,不断向前推进,我军被迫进行运动防御战。两个战场相距越来越近,枪炮之声互闻,加之蒋军有飞机坦克助战,黄百韬兵团士气不减,我军伤亡不断增加,歼敌过程极其艰难。围歼与阻援同时举行,这种规模的大仗,恶仗,险仗,别人恐怕想都不敢想,更何谈指挥?这仗除了毛主席,只有粟裕敢想,敢打,能打,而且能打赢!

  这就是粟裕经常“对抗领导”的实情。

  朱德元帅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粟裕同志决心果断,不轻易改变决心,特别能领会统帅部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意图,善于捕捉战机”。朱老总甚至说:“我老了,有粟裕!”

  林彪元帅说:“粟裕净打神仙仗”。“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捌玖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刘伯承元帅说:“打(豫东战役)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 1949年9月27日,刘帅在《人民日报》撰文,称粟裕 “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有古代名将之风,是中国的战略家。”

  陈毅无帅说:“我华东野战军在最近宿北、鲁南、鲁中三次战役中刚刚创造了一个空前大胜利,就被下一个更大胜利打破了记录。空前之后又来一个空前,接着还有另一个空前。……这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叶剑英元帅说:“粟裕是全党、全军、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名的战将,打了很多的胜仗,对革命战争贡献很大,又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他的军事才华令我们大家钦佩。” 叶帅对粟裕极为推崇,从不直呼其名,而称之“粟总”。 1964年,毛主席对来访的蒙哥马利介绍淮海战役时说:“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