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史:腾笑中外的“皇族内阁”及其破产
立宪派人的上书请愿,是旨在催促清王朝亟起革新图强,稳定统治,起到消弭革命的作用。而当权的王公大臣则认为,革命危机越逼近,就越要把政权、军权、财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深恐大权旁落,一旦有事就呼救不灵,无法自保。所以,立宪派请愿愈勤,活动愈力,反而愈加增添亲贵们的疑虑,愈益加紧集权中央。有些守旧大臣,竟把立宪当作造成自身统治动摇解体的因素,纷纷上疏,奏请对立宪和立宪派的危害予以足够的注意。
……
按照缩短立宪期限修订的筹备事宜,宣统三年应颁布内阁官制,设立内阁。1911年春,此项筹备事宜正在进行时,不少大臣都为之隐心忡忡。……忧虑内阁一设就会导致政柄下移,权臣篡窃的祸患的奏章和言论,颇为不少。曾经参劾资政院的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把立宪派的活动描绘得尤为可怕……在他的笔下,立宪派竟比革命派的危险性还要大些。这些言论,反映朝廷亲贵、守旧大臣同立宪派之间的嫌隙,已经接近公开爆发的地步。
王公亲贵一直是借立宪之名以行集权之实,临到设立责任内阁时,守旧大臣上述那些忧虑“权臣窃柄”,“鼎祚潜移”的危言,当然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更加倾全力去加以防范。
所谓“皇族内阁”,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支配下出笼的。
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
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 大学士那桐(满)
外务大臣 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
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 廕昌(满)
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
司法大臣绍昌(觉罗)
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内阁13人里,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在当时,它就被人们称为“皇族内阁”。
奕劻组阁的“谕旨”一发表,全国为之哗然。立宪派人感到很气愤,他们奔走呼号,磕头上奏,最后却请出了这样一个集权皇族、极端专制的内阁来了。
于是,一个以要求撤销皇族内阁为主题的请愿运动迅速兴起。
鉴于以往请愿的失败,清王朝又居然以近乎嘲弄的姿态,抛出一个腾笑中外的皇族内阁来敷衍行骗,立宪派人相约提前到京举行谘议局联合会的第二次会议,商讨对策。据徐佛苏致梁启超的信里说∶
“因时局危急,各省人士多欲联合来京扎一硬寨,故此次代表皆各省之议长副议长(原注∶江苏代表除张謇、杨廷栋外,尚有马先生,并此奉告),可谓极一时之盛况。”1911年6月10日,谘议局联合会向都察院呈递《亲贵不宜充内阁总理,请实行内阁官制章程,另简大员组织》一折,请求代奏。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