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远比你想象的残酷,那些吃人心肝的反动派!
版画《不让敌人抢走粮食》,1943,彦涵
“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的一天早晨,日本东京的一间学生公寓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们刚起床看报,这是大家一日之始的集体生活,比吃饭都重要。刚收到的一份国内新闻电报,成为了同学们的中心话题。
即便是再贪睡的,此时也容光焕发起来,南腔北调地热烈议论起来,这刺客是谁,JoShikiRin三个汉字的正确写法是什么,是秋后处斩,还是会立即行刑,处以何等极刑,事后会被株连到几族……
只有一位来自绍兴,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同学,心脏收紧,顿时无语。他很清楚,这位刺杀恩铭的刺客,就是去年初冬(一1906年1月),曾在横滨见过的那位绍兴同乡徐锡麟。
徐锡麟三烈士都牺牲在安庆起义中,徐锡麟之子徐学舜后来成了蒋孝文的老丈人
这位同学对徐锡麟的印象颇为不佳,那次徐锡麟携夫人王振汉来日到横滨,自己去接,发现此公竟然箱子里还带了绣花弓鞋,又在头上戴个小顶子,留条细辫子,有点遗老遗少和纨绔子弟的样子。可万没想到的却是他,领导安徽巡警学堂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
没多久,秋瑾遇害的消息传来,徐锡麟则被恩铭的家属和亲兵,把心肝挖出来,炒菜下酒,吃得干净!
这位同学就是鲁迅,不过当时26岁的他,还不叫“鲁迅”,而叫“周树人”。在不久召开的绍兴同乡会追悼会上,周树人主张给清政府打电报,痛骂他们一顿!
突然有人站出来反对,冷冰冰地说: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竟然是徐锡麟的学生范爱农,在横滨接徐锡麟的时候也在场,这可是你的老师,你最熟悉的人,你竟然如此超然冷漠,文人交情一张纸,你是不是人,是不是文人?
在日本读书时期的鲁迅(周树人)
后来当周树人变成了鲁迅,鲁迅才真正理解了范爱农,反动派屠杀革命者是疯狂维护旧秩序的阶级本能,革命者要除旧布新,反动派自然要拨“乱”反“正”。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该敢于面对任何凶恶的敌人,和它进行坚决、顽强、彻底的斗争。单纯打嘴炮是毫无作用的,关键是唤醒群众的自觉,去争得解放,这便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使命担当。
正是有了这种使命担当,徐锡麟面对清廷安徽司道诸衙门(按察使毓朗和安庆知县劳之琦主张先挖心后斩首),要对他剖腹挖心、生祭恩铭的“判决”,毫无畏惧,哈哈大笑:
“我为重建中国,早置生死于度外,区区心肝,何屑顾得?要杀,要剁,请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