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胜君:南中国海,中华民族最早经略

2023-04-08 2046 1
作者: 卢胜君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当下,汹涛恶浪、舰机云集的南海,中华民族最早经略。

  回溯历史,素有“涨海崎头、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美誉的南中国海,早在3000年前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骆越族”就与中原地区开始往来。从那时起,中国渔民便最先发现且常年不断地在南海航行和从事捕捞作业。汉代纳入中华版图以来,纵向贯通的2000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延续了最早发现和命名、最早开发和经营,且经过连续不断管辖的历史变迁。

  一、南海诸岛,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

  自先秦以来,中国就对南海诸岛有了最早发现和命名记载。先秦时期,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属百越地。《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海南民族的历史》,海南省人民政府,2017-12-26。]

  进入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其中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三郡所辖之地,大都濒临今南海的北部和西部海域,也就是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海域。1992年,中国学者在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发现了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上古时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现状》,科学网,2017-08-30。]

  自汉代开始,中国对南海诸岛有了更为清晰凿实的发现和命名。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定南粤之后,在其地设立了儋耳、朱崖、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直属中央管辖,其中,儋耳、朱崖两郡在海南省。素有“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的珠江三角洲的通商都会番禹(今广州市)、琼州海峡的徐闻、北部湾沿岸的合浦、日南成为南方沿海的主要港口,为中国发展南海航运业奠定了历史基础,开辟了中国大陆经南海至印度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利用南海。东汉杨孚《异物志》中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其中“涨海”为我国古代对包括南海诸岛在内的南中国海之称谓,“崎头”为古代对海中的礁屿、浅滩的称呼。“涨海崎头”即泛指南海诸岛礁滩。[参见韩振华,《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曾至“千里长沙”(即西沙群岛)。在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南海海域被第一次标注在中国地形图上。

  三国时期,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中记载:“句椎,去典游(狲)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这里的崎头就是指南海诸岛。此外,康泰《扶南传》中也把包括南海诸岛在内的南中国海称为“涨海”、“珊瑚洲”。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