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五四时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

2023-05-04 2843 0
作者: 雷川 来源: 旗帜时评公众号

  《觉醒年代》第40集,有这样一个桥段。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往上海。为此,李大钊护送陈独秀到天津。

  路过天津海河边时,看见灾民遍地。有一位当年参加过义和团的老人,在河边祭奠自己死去的弟兄。老人告诉陈李二人说:“他们都是被洋人杀死的,死的时候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媳妇还没娶就死了……”看到老人很伤心,李大钊安慰道:“他们是为国捐躯的,死得值啊!”

  “值个屁!”老人大声说道:“为这样的国家去死,是冤大头!你看看这满河堤上,这么多年来,一年三百六十天,哪天不是满满当当的饥民呀?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扔在路边都没人埋。你们二位白面书生,我就问你们一句,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

  在李大钊护送陈独秀从北京去天津的路上,他们畅谈一路。他们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相约建党。而在海河边听了义和团老人一席话,更坚定了他们立志建党的决心。他们为什么要建党?就是为了改造当时的中国。怎样改造中国呢?是谋求阶级的解放?还是仅仅为了民族的强大?

  我们知道,1919年5月4日,当时北京各高校学生到天安门游行示威,是为了抗议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特权转让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五四运动理解为仅仅是为了民族尊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呢?诚然,每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这样的回答。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高校学生不仅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还痛打了北洋政府驻日公使章宗祥,并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这是现在中国尽人皆知的历史。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外惩列强”。然而,当时这一“外惩列强”的爱国运动,与“内惩国贼”又紧密相联。火烧曹宅、痛打章宗祥,就是“内惩国贼”的具体表现。五四运动中,固然有“外惩列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这样的价值取向,但更重要的价值取向则是“内惩国贼”、反对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争取各阶层人民的民主、自由与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爱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这里,前半句明白无误、掷地有声!后半句,所谓“人民为国家做牺牲”,应该更明确地说,是指让人民为国家做无谓的牺牲,或者干脆明白一点说,是指让人民为统治阶级、剥削者、压迫者、既得利益集团去卖命。陈独秀说,我们爱的不是这样的国家。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