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商业首航,运十为什么下马? 之一
本篇(连载之一)共9600字,分为5部分:
1、关于抹黑运十的谎言
2、运十飞机概况
3、运十与国外飞机对比
4、运十的孕育
5、运十上马
6、研发了自己的发动机——涡扇8
7、运十大事记
2023年5月28日,C919大飞机商业首航,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大事件。
C919从2007年开始立项,2015年11月2日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首飞,再到2023年5月28日商业首航,历时16年。
中国人终于圆了大飞机之梦。
实际上,中国人在更早的40多年前就无限接近这一梦想——运十大飞机。
只是,它的突然下马是那么令人唏嘘!笔者在续篇会详细分析、记述运十下马原因。意味深长啊!
——总之,下马的原因绝不是技术原因、更不是经费过高。相反,运十的技术没有问题,研制费用也不高——区区3000万元的油费都无法得到。
一、关于抹黑运十飞机的谎言
关于运十,最大的谎言说“运十质量不过关、机体全是钢做的,试飞时机体开裂”。笔者在此简要阐述试飞结果报告(详细请见续篇)。根据上海飞机制造厂奚伯英发表在《航空科学技术》1998年第5期的论文《运十飞机试飞综合分析》:
运十飞机试飞遇到的故障与问题与国内研制其他飞机试飞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相比,数量不算多,问题也不算大,可以说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从国外民机试飞情况看也是一样,“三叉戟”飞机试飞失速科目时进入平螺旋,改不出来摔了飞机。DC-9Super80适航试飞粗暴着陆科目时,机身球面框下部断裂,从而中断试飞,但是这两种飞机照样拿到了适航证。波音747飞机试飞时,发动机不过关,11个月的适航试飞中发动机不断出问题,致使20台发动机试飞中全部用上,有一台发动机只用了9个小时就不行了,但还是完成了适航试飞任务,取得了适航证。波音747飞机用发动机是在飞机取证后一年多才过关的。由此可见,并不是一架已经十全十美的飞机才能取得适航证,而是通过型号合格审定试飞验证飞机符合安全性最低标准,通过试飞来改进、完善飞机,最终成为保证安全一飞行的好飞机。事实上,已经投入航线使用了1000多架波音飞机,其服务通报源源不断地送到用户手中,波音公司还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它的飞机。
结论:1、运十飞机初步试飞结果表明达到飞机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其飞行特性、巡航经济性一与波音707相近。
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运十的故事》:
再如连接机翼的机身受力框铝合金大锻件(笔者注:这不是钢铁),需要在三万吨以上的水压机上压制,当时国内三万吨水压机仅在调试阶段。运十飞机的这一锻件长3.2米,宽约0.5米,在三万吨水压机上压制还很勉强,是采取分段压制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