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对列宁“德奸”与孙中山接受“海外资助”问题的一些讨论


  有网友给笔者发了一篇B站上的文章《支持列宁回国革命,资助孙中山护法,背后“金主”是哪国?》:

  这篇文章的逻辑不能说是完全错误:即认为德国“资助列宁”是为了让俄国爆发革命迫使沙俄退出一战,“资助孙中山”是为了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以反对段祺瑞主张的中国参加一战。

  但是,这篇文章关于德国“资助列宁”的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

  -1-

  2011年,反共反毛的辛某某的一篇《形势和前途:2011年2月10日在科技部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其中声称“列宁是德皇威廉二世的间谍”。今天国内互联网上的关于德国曾“资助列宁”的说法大多来源于此。

  关于“列宁德奸案”对列宁同志的中伤与污蔑,吕新雨老师在《“列宁德奸案”的前世今生》、《大众传媒、冷战史与“列宁德奸案”的前世今生》等文章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考证和有力的批驳。

  限于篇幅,这个问题本文不再详细展开,只列出几个要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络上自行搜索阅读。

  辛某某的说法来自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的一篇反共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有些地方还被辛某某搬运错了;《明镜》周刊的文章本身就是在炒冷饭,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有力证据。

  对于列宁“德奸”的指控,最开始来源于二月革命后克伦茨基临时政府为了给俄国在一战前线的溃败脱罪,配合右翼报纸对布尔什维克展开的污蔑;这些污蔑之词尽管当时在欧洲被普遍认为是捏造,却又被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埃德加·西森买去,威尔逊总统出于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安排美国媒体于1918年9月开始大肆炒作。

  1956年,曾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著名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发表了名为《西森文件》的长篇文章,详尽地考察了这批档案,结论是所有这些文件都是伪造的,凯南指出西森档案是建立在违背基本历史事实的荒谬论断上。在德国自己后来解密的档案中,关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签署的历史中,包括参与签署的外交部、军方以及德皇本人,都没有发现任何与西森档案相关的信息。凯南还发现,西森文件中描述的机构、人物和事件完全不符合既有的历史史料或史实,存在大量硬伤。

  需要指出的是,乔治·凯南本人是持坚定反共反苏立场的,是最早提出对苏联进行“遏制”战略的冷战设计师和操盘手,他之所以要对西森文件进行考证,就是担心这种明显系伪造的文件却被美国当局拿来做宣传,完全是一项丑闻,不利于美国正面形象的树立。

  而时隔半个世纪以后,历史当事人纷纷去世,明显存在硬伤的编造,才又被《明镜》周刊和辛某某重新翻出来炒冷饭。加之很多中国民众本身就对欧洲和俄国革命历史不太了解,才使得“列宁德奸”的谣言被广泛传播。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