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祭日,想起毛主席的诗:“流遍了,郊原血”


  12月13日,我们国家都有很高规格的公祭活动,沉痛哀悼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这在我们经历过那段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纪念活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但,我们还要认识清楚战争的本质,还要搞清楚大屠杀发生的根源!

  在南京,那庄严肃穆的现场,一下子将我们带进了民族的伤痛中。

  在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的人类文明的黑暗面,也再次涌入我们的心中。

  只可惜,在一些悼念文章中,没有对军国主义批判,没有对团结抗战的赞美,没有对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指责,没有对二战根源的分析,没有对当今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的战略应对,甚至一些人的文章中连保家卫国、同仇敌忾的气魄都没有了:有的只是珍爱和平,不要战争的“爱的呼唤”;有的只有一个隆重的氛围、一种压抑沉痛的心绪。

  小兵觉得:我们不能光有痛与恨!

  小兵觉得,一些人的悼念文章,因为没有了深度,所以就没有了力度;因为没有了正确的分析方法,所以没有了剖析出大屠杀发生的本质;因为没有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意志,所以也就没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凛然之气……

  晚清,那个自诩为天朝上国的老大帝国,不就是在“结与国之欢心”的梦境中走向灭亡的吗?

  蒙古帝国大屠杀平民超过2亿;

  满清入关大屠杀,死亡平民7000万以上,扬州屠城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欧洲人大量涌入美洲屠杀了3900万印第安人;

  纳粹德国的大屠杀受害人数600万;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卒;

  ……

  血腥的、惨无人道的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回避的黑暗。

  毛主席说:“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何时没有战争,何时有过真和平呢?

  纵览人类历史,和平不过是战争的间隙,是积累战争因素的日子。

  国内矛盾的积累,一方面引起内战或国内革命,另一面可以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一战是这样,十月革命是这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是这样,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也只有用这种方法分析才能更清晰明了。

  正如毛主席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历史也同样证明,通过割地求和、仁爱宣教或不反抗政策得来的和平,都是暂时的!

  以战止战,这是历史的教训。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消灭一切阶级压迫,消灭阶级矛盾,消灭国家,最终必将消灭战争,自然也就使得人类历史上再也没有大屠杀。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