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夙愿:必须把丝绸之路现代化

2024-11-16 297 0
作者: 张谨 来源: 党史博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接续,是对开放中国的有力推动,是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重启丝绸之路是中华儿女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孜孜以求的夙愿。1964年6月,他在接见中国——阿富汗联合勘界委员会阿方首席代表时,就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必须把丝绸之路现代化。”意在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放异彩,给传统的丝绸之路赋予现代气象。为此,他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始,就着手谋划重启丝绸之路,以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重要起点,以历次重大国事访问为突破口,殚精竭虑,谋定而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先导性、奠基性工作,为构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倡导五项原则 为实现丝绸之路现代化筑牢“压舱石”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同意谈判解决印度在西藏的商务代表团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他首先对以驻华大使赖嘉文为团长的印度代表团表示欢迎,然后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他接着说:“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绝不是他随意的发挥,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周恩来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就指出:“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图片

  ◆印媒报道周恩来访印。

  1954年4月,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正式签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在国际性文件中出现。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次写进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访印后周恩来接着访问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毫无例外地写入双方的联合声明。从此这五项原则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影响越来越大。

图片

  ◆1955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会议休息时他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1955年4月,由29个亚非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周恩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出席会议。在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不失时机地以灵活的方式传播、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月21日晚,他参加越南与老挝领导人的会谈,见证了他们所发表的以“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范围内,发展和协调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和应当存在的睦邻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联合公报。万隆会议在周恩来的积极斡旋和倡导下,取得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一重要成果。万隆会议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许多参会国领导人心中播下了种子,到处生根发芽,成为重启丝绸之路的思想共识和精神依托,并逐步成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