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虎口:他提前获取蒋介石提议举行重庆谈判情报
毛泽东、蒋介石、赫尔利(前从右至左)在重庆谈判期间合影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历史证明,党的隐蔽战线是党和军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是党的钢铁脊梁。周恩来在战争年代说过这样一段话:“党不能为情报保卫部门到处宣传,这是一个长期埋头的艰苦工作,将来革命成功了,党史上要写上去。”然而,情报工作常常事关重大,有些情报内幕甚至是永远不会为人所知的。
父亲马克勤,山东省新泰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太岳军区情报处、华北军区情报处、二野情报处、三野情报处担任情报员。他长期潜伏在重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国民党中央党部等最高核心机关,秘密为我党我军从事军事情报工作。南京解放后,又分别率母亲王芸仙、叔叔马克余等潜入台湾执行任务。虎口十年,出生入死,无怨无悔。
一
1942年夏,由于叛徒袁晓轩(第18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主任)出卖,父亲不幸在河南鲁山被捕,同年7月被遣送到西安“西北青年劳动营”关押,并和联络员中断了联系。1943年春,组织上开始了对父亲的营救,并由重庆陶育玉(1939年马克勤在重庆做地下工作时的领导,中共党员,其父陶钧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通过国民党徐复观(驻延安第18集团军联络参谋,后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出面进行疏通。徐在去延安途中特地停留西安,并去“西北青年劳动营”探望了父亲(徐与父亲1939年就已相识,曾作为徐的随员去河北检阅国共游击队,有过生死之交)。以谷正鼎(时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北青年劳动营”主任)为首的几个上层人物,得悉父亲与国民党中央重要官员有密切关系便出面保释。从此,父亲有了外出活动的机会,并能开始秘密通信了。
父亲回忆:“1944年的新春,我终于得到党的营救,结束了一年半的集中营生活,恢复自由了。尽管严刑使我身体遭受严重摧残,但坚强的革命意志并未被摧毁。我依然充满了革命的斗志和信心,决心继续投入革命的洪流,奔向新的战场。”1944年3月,八路军太岳军区情报处根据父亲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历史条件和人事关系,决定派遣父亲再赴重庆,以蒋介石侍从秘书徐复观少将为对象,争取打入敌人心脏,开展情报工作。
当时,去重庆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从宝鸡乘汽车。父亲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几年的山城重庆,下车后,直奔民权路南方印书馆去拜谒徐复观。旧朋见面,分外高兴。徐知道父亲有过一段在“西北青年劳动营”担任会计的经历,就和印书馆董事长、总经理等人商量,决定聘请马克勤为该馆的会计主任。虽然父亲并非专业财会人员,但想到白区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即“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父亲立刻答应下来,并决心努力做好,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