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极左?极右?
在今天的舆论场上,“极左”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有的人把“极左”当做大棒,抡向所有反对自己观点的人,似乎这样一来,自己就站在“政治正确”的制高点上了。但是,究竟他所讲的“极左”指的是什么,却不说个明白。正因为他把极左的概念搞得模模糊糊的,所以让人感到他只是在用大帽子压人,虚张声势,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道理,除了收获一大堆吐槽之外,在普通民众中并不能得到多少认同。
这使人想起几十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一场关于“极左”的分歧。那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发生的。在对林彪反党叛国的批判中,主流媒体改变了文革开展以来一直持续的批判修正主义的基调,转而以批极左为主调。1972年12月,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王若水写信给毛泽东,主张要扫除阻碍批极左思潮深入开展的思想障碍,把极左批透。他的信把“批林整风,究竟主要是批“左”的方面还是右的方面”作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提了出来,认为光是提“排除‘左’右干扰”是不够的,应该明确以批极左为主。毛泽东是一个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含糊的人,既然有人已经把问题提到原则高度,他就不能不表示态度。12月7日,毛泽东召集一部分主要领导人开会,讲了他对王若水那封信的看法。他说: “王若水那封信,我看不对”,“批极左,还是批右?批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林彪路线的实质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
在伟人逝世以后,有人把这段历史描绘成周恩来力主纠正文革“左”倾错误与毛泽东坚持“左”倾观点的分歧。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持上述观点的人主要依据是周恩来解决一批老干部在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问题。确实,周恩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心血。然而,从已经公开的档案资料可知,周恩来的这些举措都是在毛泽东的指示下进行的。周恩来忠实地贯彻了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九.一三事件”后不久,毛泽东在11月14日和次年1月6日两次在与中央领导干部谈话中为“二月逆流”平反,还特地嘱咐叶剑英向正在医院的陈毅传达。1月10日,毛泽东不顾重病在身,冒着严寒参加陈毅追悼会,并且对陈毅家属说:“陈毅是一个好同志。”在追悼会上又重申,邓小平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此之后,毛泽东先后为一大批受到运动冲击的老干部作出批示,或解放恢复工作,或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性质酌情做出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邓小平和陈云来信的批示,同意来信恢复工作的要求。在1972年整个一年中,由于身体原因,毛泽东没有出席重要会议,没有长篇讲话,留在档案中写有批语的材料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解放干部的。在此后几年,毛泽东又继续为许多老干部的解放复出做出指示。197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落实干部政策。他说:“我并不知道那么多老同志受罪,我的目的是想烧一烧官僚主义,但不要烧糊了”。周恩来说:“看来有一个落实干部政策的问题。”毛泽东说:“这个问题由你去落实吧!”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从3月29日起,邓小平列席政治局会议,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在5月20日为中共十大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指示解放一大批老干部;其中不少人在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由此可见,称毛泽东与周恩来在落实干部政策上有什么分歧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