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员工之死:我们为何拼不下去了?

2021-01-16 1418 0
作者: 斋藤茂男 来源: 活字文化

  近两周,曾在「拼多多」任职的多位员工陆续曝出自己的亲历,控诉企业不合理的工作制度、恶劣的办公条件等等,其中一名以匿名消息被公司开除的员工的自陈中,我们看见那些没日没夜的工作、加班、通宵作业,周末、节假日上班,又在残酷的劳动后迎来挫败的身影,他说:“本部员工要求每月工作300小时,买菜员工要求工作380小时每月……”

1.jpg

  ©️Tetsuya Ishida

  斋藤茂男是日本著名新闻记者,同时也是一名广为人知的纪实文学作家。他在其非虚构作品《饱食穷民》中,记录了在“IT 革命”的洗礼中被机器同化的年轻工程师们。斋藤形容身心俱疲的码农就像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除了随着大流往前走之外别无选择。“就像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系统之中,刚达成了一个目标、课题,甚至都没有时间喘息,马上就会有一个更高的目标被推到面前,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由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所撰写的“日本世相”系列之《饱食穷民》中,关于发生在软件技术人员身上的“人心的变化”的篇章。你会发现,在日本社会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如今似乎正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人心的变化

  本文摘自斋藤茂男:《饱食穷民》

  (王晓夏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jpg

  斋藤茂男(1928—1999)

  日本著名记者。东京出生,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毕业。1952年进入共同通信社,历任社会部记者、次长、编委,1988年退休。1958年因报道“菅生事件”而获第一届日本记者会议奖。1974年因系列报道"啊,繁荣”再次获奖。1983年,因长年的新闻报道活动和作为新闻记者的高声望,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1984年“日本的幸福”系列获日本新闻协会奖。1993年岩波书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3.jpg

  ©️Tetsuya Ishida

  在迈向以计算机技术为轴心的技术化社会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的软件工程师们,无时无刻都需要面对遭到淘汰的心理压力。那么,这种压力会不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某种变化呢?

  当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年轻工程师村林恭平的一席话。

  “计算机的世界里,不是1就是0,不是正确就是错误,不是黑就是白。所谓的‘中间’‘灰色’‘暧昧地带’是不存在的。”

  从早到晚面对计算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连思考方式都要和机器合一。长此以往,人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喜怒哀乐波澜不惊

4.jpg

  ©️Tetsuya Ishida

  村林恭平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一趟位于东京的父母家看看。他每天到家的时间几近午夜,所以平时很难有时间见父母一面。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