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之元:“全民基本收入”中译本序言

2021-11-30 999 0
作者: 崔之元 来源: 实验主义治理

  原编者按: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成福蕊博士所翻译的“全民基本收入”一书中译本刚刚问世,可喜可贺!本公号一直关注“全民基本收入“(或“社会分红”)的全球进展 ( 参见本公号第121期崔之元:作为“自由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的“基本收入”和第271期米德:福利国家中的贫困),希望此书的出版将推动“全民基本收入”研究上一个新台阶。本期公号发表崔之元教授为此书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供读者参考。

图片

  “全民基本收入—实现自由社会和健全经济的方案”中译本的出版,颇值得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关注。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的教授,主攻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和推动“全民基本收入”的世界前沿学者。此书201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作者之一菲利普.范.帕里斯(Philippe van Parijs)于2020年被英国“远见”杂志选为“新冠肺炎时代”全球最有影响力的50位思想家的第8位。

  显然,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的救济政策,有一些“全民基本收入”的雏形,即救助(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无条件的,没有经济状况审查和工作要求,从而有助于“全民基本收入”在多个国家被提上政治议程。在202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杨安泽的竞选纲领以“全面基本收入”为核心,虽然未能获得民主党提名,但他随后从民主党分离出来成立第三党,继续推动在美国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在英国“金融时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中,“全民基本收入”前些年是被批评为乌托邦的,但新冠肺炎以来,“金融时报”发表多篇呼吁“全民基本收入”的文章,呼吁者中包括该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

  “全民基本收入”的主张是:给所有人定期发放一笔现金收入,以个人为基础,没有经济状况审查和工作要求。我在2006年提出,中国的国有资产收益的一部分应该用于“社会分红”1,而“社会分红”可以成为“全民基本收入”的来源之一。此后虽有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社会分红”的提案,但一直没有被提上政策日程。可喜的是,2020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布“基本收入在中国”的研究报告,促进了公众对“基本收入”的关注2。一种流行的反对意见是“全民基本收入”的无条件性(没有经济状况审查和工作要求)会“养懒人”。我常用一个例子来回答这种批评:在目前的有条件的社会救助体系下,一个人失业后可得每月2000元的失业保险。此时,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失业者才会有动机接受新的工作。但设想在“全民基本收入”体制下,每个人无论是否失业,每月都获得1200元的“基本收入”,而如果失业则再获得800元失业保险金。此时,新的工作只要每月工资在800元以上,失业者就有动机去接受新工作。因此,“全民基本收入”不仅不“养懒人”,反而是克服目前很多国家的“福利陷阱”的有效手段。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