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刘继明长篇小说《黑与白》

2022-09-16 3827 0
作者: 滠水农夫 来源: 昆仑策网

  今年夏天罕见奇热笼罩江城武汉,笔者正备受漫漫长夏煎熬之际,幸得刘继明老师《黑与白》书稿,于是躲进小屋成一统,打开空调赏佳作,不啻于消此长夏的缕缕清凉,带我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文学之旅。

  《黑与白》共3部9卷,120万字,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到近40年的改开史,以及延伸至上世纪初的百年中国革命史。通过叙述顾筝、王晟、杜威、巴东等中心人物的活动轨迹及其衍生出的错综复杂社会关系,聚集了上至庙堂中枢下至底层草根的社会各阶层典型人物,聚焦了百年中国史尤其是改开史的重大事件,勾勒了涵盖城乡朝野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

  时代潮音与人物命运交相辉映,腐朽沉沦与亢进奋起激烈碰撞,黑与白、美与丑、善与恶纠緾交织,在这部作品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人间活剧。甚至在这部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一个个无比熟悉而鲜活的身影,还有那百年革命、40年改革风云激荡点点滴滴的历史印记。

  这部耗费整整5年时间和精力创作的宏篇巨制,对刘继明老师来说无疑是其创作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和突破,更是其近年来社会实践和缜密思考的成果结晶,正如他所说:“没有这些年的经历,就不会有《黑与白》。我创造了一个比《人境》更丰富、广阔和复杂的艺术世界。”对此我是深有感触的,在那些晦暗苦闷而激情满怀的日子我有幸与刘老师站在一起,见证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造就伟大的作家,无论对于刘老师个人还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黑与白》的诞生实在不足为奇,而且简直是必然的,文学及文学家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从来就不是时代的缺席者,而是时代的见证者,就像法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必然会产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风起云涌的革命前夜必然会产生高尔基的《母亲》、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必然会产生柳青的《创业史》,在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的中国,也必然会产生象《黑与白》这样一部应运而生的艺术杰作,否则那将是多么愧对历史洪流、愧对文坛的憾事啊!

  《黑与白》以其沉重的时代足音和深沉的历史扣问,证明了中国的先进作家和革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奋起,始终挺起不屈的脊梁,他们没有辜负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渴望,奋笔书写永铭史册的精彩华章,留下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证词。

  由于这部作品主题上的宏大复杂,在构思上突破了一般单线条的叙事结构,即便在作家上一部作品《人境》中,也只是采取了马垃和慕容秋两条叙述主线,而《黑与白》多达四、五个以上的人物和叙述主线,如何处理好这些主线并做到有条不紊、杂而不乱、形散而神聚,对于作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