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的继承

2023-03-04 1125 0
作者: 士心 来源: 红歌会网

  【前言】有网友说“一般人觉得唯物论是对的,很少有人觉得唯心论正确。”这是现状和事实,我以前也是如此。但通过阅读反思,认为唯心论也有正确的东西,尤其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论。

  用通俗语言叙述马克思哲学,有如下难点:一个是哲学术语,一个是古典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这两项是一般哲学爱好者不涉及的范畴,即使涉猎也是从二传手三传手那里得到的,很少自己反思这些传播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观念。好在与我磋商的几位网友,都不存在以上问题。为了行文简洁,我尽量不引用原文和出处。

  一、马克思与黑格尔共同之处

  1、以人为主体。体现了对笛卡尔和康德的继承

  2、把对象性活动纳入理性思索的对象范畴

  3、历史是人创造的

  4、劳动是思维的重要来源

  二、马克思与黑格尔不同之处

  “黑格尔是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的。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这是就第四点相同处而言,也批判了黑格尔没有看到文明社会,尤其是封建与资本制度交汇时期的劳动异化问题。既然人的本质是劳动,历史就是劳动的历史。可惜他的劳动只是思想家的思辨活动,历史就变成了思辨历史。

  这种历史观,在于其哲学根源:去掉了劳动中介的生活物质创造,只考虑思维运动的结果—精神。整个运动过程:意识—自我意识—精神。生活物质的劳动只是拐棍,达到目的就丢掉拐棍,没了劳动创造的痕迹,只剩下思维意识运动。第二,由于丢掉了物质劳动生产终结,看起来有了思维意识就有了生活物质,造成了生活物质是思维意识的直接衍生物。第三由于上述错误,黑格尔把生活物质与自然物质混淆,物质就变成了思维意识的直接衍生物。

  马克思的本体论是物质生产,是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人的物质运动而不是一般物质运动。这既是区别唯物主义的本体运动,也是区别客观唯心主义的思维意识本体活动的标志。 这里必须引人本体论才能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否则容易与唯物论混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辩证法。我们通常理解的辩证法是主客体之间的变幻。而马克思辩证法不是这样,而是基于人本质的物质性和思维性。由于人的物质性,就有受动和主动之分;由于人的思维性,就有了思维与物质的差异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及其活动结果,受苏联哲学的影响,那个辩证法只讲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有人沾沾自喜,老子辩证法不就是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法吗?我们祖先就有。马克思的态度是人与自然矛盾交予科学,世界观应该是人与自然的现实对象性感性,所以马克思世界观不是抽象的思维外化。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