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男:漂浮人家 三十五
20只小鹅,30多只小鸭子,叽叽喳喳一大群小鸡,陆陆续续就全出封儿了。院子里太热闹了。 一个多月都开始换毛,看看就要下水了。 老哥是内行儿 , 知道怎么侍弄。前几天是搬着筐子去给它们沾水, 然后是把喂食的木槽都放到水边,招呼它们去那里吃食。以后小鸡小鸭小鹅熟悉了水边的环境,就不用管了。慢慢的大鹅就把小鹅带进水里了,慢慢的大鸭子就把小鸭子带进水里了,慢慢的大鸡就把小鸡带进水里了 。现在每天一打开禽舍的门子,大的飞,小的扑棱,全奔水边去。为给它们增加营养和乐趣,请董国槐跑了一趟他叔叔的鱼塘子,弄回来几大桶的鱼苗子放进水里。这种鱼苗都是大鱼未经同意,自己擅自分出的,长不大。
每天看着这些小家伙们在水里辗转腾挪,凌波微步的,煞是令人欣喜。尤其是小鸡,进步最快,几次看见一只小鸡嘴里,同时叼着三四条小鱼。绝对不输渔民养的抓鱼的渔鹰子。原本鸡是不愿意下水的,但是又为什么纷纷下水了呢?我分析,应该是大环境使然。人们一张嘴,总是说“鸡鸭鹅”,鸡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却不下水就吃不到鱼肉,看着鹅和鸭子吃,馋呀。何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在一起,下水的本事,看看也会了。从最近几天的情况来看,鸡的水中生存能力和捕食能力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有时候,鸡一个猛子扎下去,鹅和鸭子看着都害怕。这是要抢饭碗的节奏啊。 尤其是后来,鸡的本事越来越大,能从树上看准了水里的小鱼,一个鹞子翻身,“嗖”的一头扎下去,叼着小鱼再翻出水面。这样的技术,不,简直是艺术,更是让鹅和鸭子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几只身量与鸡差不多的水鸟,都悄悄地站在墙头观摩,那是在偷艺呢。
不过,鸡也有先天的弱项,鸡的羽毛 防水性能不好,所以在水里吃饱了,玩够了,就要赶紧到太阳底下去晒羽毛。意思是让鸭子和鹅看,全身都是干净的,从来就没有下过水。鸭子和鹅倒也是心领神会,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随时都能够吃饱,全是自顾自的,没有表示抗议的。鸡更乐得有个机会,能使自己表现得超凡脱俗,干干净净的。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今天是晴天,鸡肯定下水,如果后半天变天儿,鸡就不会下水。比天气预报都准。以至后来当地人进城,纠缠于要不要拿雨伞防雨,就一定会来九号院,看看鸡是在水里面还是在墙头树上呢。
鸡,鸭,鹅,狗 ,养了一大群,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但是太多了,也麻烦。疫苗就是个事儿。问问老哥怎么办,老哥说你放心吧,这院子里需要打疫苗的就是这十一只狗。还那么接着打就行了。鸡鸭鹅都不用。因为散养的禽类,抵抗力都高得多。只要时不时的给棚子里消消毒,就够了。说到越养越多的问题,老哥说,其实不算多。等到年底,就该淘汰一批了。现在这批苗子要下蛋,也得 到年底,正好接上。老哥这么一说,我也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