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小说讲习所(小说)

2021-06-07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文荫山下有眼山泉,汩汩的泉水流了不知几千年。泉眼西边的山坡是片遮天蔽日的毛竹林,微风吹来竹涛起伏别有一番洞天。从泉眼往东南拐走大约50步左右,有一块平坦的山脚地,当地人都把它叫作“小湾子”。顺着山脚有一条小路从这里弯过,然后蜿蜒地通到山外的一条大道上。

  当年这是个知青点,有三间青灰小瓦的平房小院,老宋就住在这儿。知青走了之后没人再住,成了生产队存放农具的杂物间。再后来生产队散了,当地的青壮年农民先是出去打工了,后来打工人都纷纷在城里、镇上买了房子搬走了,这里就彻底地荒芜了。房子长年失修已经破烂不堪,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平地上长满了杂树。

  老宋自个儿这辈子混得不咋地,可谓是命运多舛,多灾多难,一双儿女却很有出息。儿子宋仁杰90年代初下海做生意,跑过俄罗斯去过东南亚,最终在深圳扎下根来。老宋退休以后被儿子接到深圳享清福了,可他偏偏是个穷苦的命,吃得了苦享不来福。早几年带孙子、搞卫生、做饭,成天不识闲还能凑合。这二年孙子都长大了,不要他带了。做饭有厨子,搞卫生有阿姨,他反而浑身不自在了,哭着喊着要回到山里去住。儿女拗不过他,只好给了他一张银行卡,随他去了。他带着老伴回到了小湾子,把知青点的旧房子按老样子重新翻盖了,整日里上网、吟诗赋词写小说,几年下来倒也在三乡五村交了不少文友。别以为这里远山僻壤的人都孤陋寡闻,其实此地自古崇文尚学、民风淳朴,且是老革命根据地。老宋自打回到这里越活越年轻,70多岁的人现在看上去最多也只有50来岁的样子了。性情也越发地轻狂起来。

  

  老宋今日心血来潮,在院子的门边挂上了一块木牌,上面赫然写着“老宋小说讲习所”。

  邻村老丁也是知青,前几年耐不住城里的寂寞也回到了农村,成了老宋家的常客。这不,一大早老丁就晃晃悠悠地过来了,老远看见了老宋和老伴正在挂牌子,大声嘲笑道:“哈哈。我说老宋,差不多就可以了,你还真当是五月的豌豆呢,要炸啊?”

  “嘿嘿,你还真不用门缝里瞅人——把人瞧扁了。别的我不敢吹,就凭我的水平,开个小说讲习所还是绰绰有余的。”

  “得了吧!胡编乱造自娱自乐还凑合着,开什么小说讲习所?我看你是癞癞猴伸爪子——坐地摸天。”

  老宋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老太婆,你去沏壶好茶来。我的小说讲习所今天第一课就给老丁头开讲了。听完了你要是还不服,就请照脸烀我。我要是眨眨眼宋字就倒着写。”

  “好好好,那我就洗耳恭听了。要是我真服了,我就尊你上座,喊你三声老师,再奉上一壶好酒。要是我听得不中意,那就休怪老弟我无理了。我就要送你一块匾额,上书‘欺世盗名’四个大字,如何?”

  宋老头听罢连连击掌:“正合吾意。如果听不下去了,你随时打断我;如果有不解之处,你随时质问我;如果有不同观点,你随时反驳我。”

  这时老伴已经把茶沏好送了上来。老丁头宋老头二人分宾主落座。宋老头递过一叠稿纸,老丁头接了过来,原来是老宋的小说新作《最重要的是抓好校长管理!》上下两集。

  

  “你这啥玩意儿?写论文呢?一看这题目就不行。哪像小说啊?”老丁头瞅了第一眼就看不上了。

  “稍安勿躁。题目是我有意为之,就是要特别突出主题。知道读者会置疑,我还在小说中借人物之口反复强调了。其实小说的题目并不一定要拘泥文学性。我给你举个例子。马克吐温有篇短小说,相当于现在的小小说,题目就叫《政治经济学》。再比如乌瓦洛娃的一篇更小说更短,相当于现在的闪小说,题目却大得吓死人,叫《生活道德题材影片创作窍门(为某些电影编导们献策)》……”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引经据典了。张口闭口MALAJISI,我最烦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伪学者了。”老丁头不屑地说。

  宋老头一把紧紧地握住了老丁头的手:“知音啊,知音!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最烦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只会引用名人名言装门面的所谓大咖了。”

  “那你还装什么装?”

  “我这不是装。我不是给你解释这样的题目可以有嘛。你接着往下看。对内容不满就狠狠地怼我。”

  老丁头很快看完了上集:“嗯~~还不错。这校长话中有话啊,小说好像意犹未尽。”

  “呵呵,听你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所以就有了下集,接着往下看。”

  老丁头放下了稿纸,揉了揉眼睛,又喝了两口茶,才又接着看了。

  天气有点热。老宋朝老伴招了招手,小声说:“去切个西瓜端上来。”

  

  老丁头看完了下集,把稿子放在桌子上,若有所思:“下集有点乱啊,好像急就章。原本是第一人称,结尾又变成了第三人称。内容倒是蛮引人入胜的。”

  “这就是了。”宋老头露出满意的笑容,“你感觉乱是个误会,我一说你就明白了。这篇小说是以‘我’的采访为线索贯穿始终的,形散神聚。上集是客观地写‘我’的采访过程,围绕着采访,以‘我’的视角写。校长最后露了一小脸,给人感觉校长还有故事。下集写‘我’把采访的素材写成小说后的过程。围绕着小说写。父亲觉得儿子的小说没触及到本质,又作了进一步的电话采访,续写部分把校长给写活了,真可谓入木三分。读者在佩服生姜还是老的辣同时,也看清了校长的嘴脸,使小说的主题力透纸背。”

  “哦——”老丁头恍然大悟,“确实不错。回味起来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自然而不做作。人物真,细节生动,尤其是主题好,现在全民管老师是确实是走偏了。办好学校,你把校长管好不就得了。老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此言不虚也。”

  老伴把西瓜送上来了。宋老头拿起一块递到老丁头手中:“我还得自夸一句。能像我这样用小说论小说的有几个?你说莫言行不行吧?所以啊,我得搞这个小说讲习所。”

  “你已经是古稀之人了,还能撑多久哦?”老丁头呼哧咬了一口西瓜,含混着说,“真是心有天高命有纸薄啊!”

  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