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流浪地球2》: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昨天晚上,我开车十几公里,去镇上的电影院看《流浪地球2》。
这是个十八线小镇,但有着非常优秀的基础建设,道路四通八达,高楼林立,商场、电影院中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看完电影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排队等电梯,小情侣、父子、母子们在津津有味讨论剧情......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却丝毫不乱。
我想,电影中描绘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电影中有一块碑,刻着“为了全人类”。
和第一部一样,《流浪地球2》没有什么好莱坞式孤胆英雄,没有什么美式救世主,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是靠所有人的努力,先遣队的身后,永远有“后备队”……前赴后继,蹈死不顾。
你战斗时,总有人先于你开始战斗;你驾驶着J20与对手搏杀时,总有人先于你开始搏杀;你孤身一人布置好核弹后,就会看到无数的单程穿梭艇从天而降,50岁的老宇航员们准备用肉身引爆;你准备牺牲的时候,总有人比你先牺牲;你成功的时候,总有人比你先成功……永远的“饱和式救援”。
《三体2》中的太空电梯,在《流浪地球2》中就看到了,如通天塔一样直插太空,那空间站如太空城般宏伟震撼,只可惜在恐袭中坠落了。
电影中有个老毛子,老是吹嘘自己是“地球之光”,夸奖别人就是“地球之光二号”,开着J20大喊“乌拉”和无人机群拼命,最后为了挽救全人类,和同志们一起手持机械按钮核爆了月球。
李雪健饰演的“周老师”,特别像两个人的合体,有一处,是他穿着灰色中山装,胸口别着五星红旗的胸针,静静地坐着,一道光打在他苍老瘦削的脸颊上……
他的眼神,带着岁月的沧桑,饱含着慈祥和热爱,但又坚毅而机警,不怒自威,只能说……太神似了。
“周老师”有一句名言,叫做:“天亮前的夜,最难熬。”
是啊,人类做出决策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执行决策,以及让所有人都支持这个决策,在“太阳危机”出现的初期,人类能够动员人力物力去试运行行星发动机,去实践“移山计划”……
但在“移山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开始懈怠、质疑、抱怨、反对……越来越多的“反对者”暴力攻击地球联合政府,甚至试图摧毁太空电梯和空间站,破坏大局。反对者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以至于他们开始拥有不弱于联合政府的武器和手段,以至于有人怀疑,他们背后有着某些国家力量的支持……他们开始造成巨大的破坏。这导致了——原本是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了危机本身。
也就是所谓的:“太阳氦闪不杀人,移山计划才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