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侠之大者”当如何?——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正剧的基调,与魔幻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裂隙。

  作者|郭松民

  01

  —

  公平地说,徐克版的《射雕》,在各个版本的《射雕》影视剧中,还算比较好的,视觉效果不错,服化道也堪称精致。

  影片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主要是从剧本“胎里”带来的。

  什么问题呢?简言之,就是幻想“兔子拉火车”。

图片

  “射雕”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初年。此时,北宋已灭,蒙古崛起,金也趋于鼎盛。三国争雄的格局下,站在“正统”却最弱的南宋立场上,要救亡图存,光复旧山河,则对内,须刷新政治,励精图治,对外,须励兵秣马,誓师北伐。

  然而,在编导看来,这样未免太麻烦,有一个郭靖这样的人物就够了:一方面,他有绝世武功,精通九阴真经,又会降龙十八掌,能够在成吉思汗即将于百万军中被人取走首级之时,挺身而出,击败西毒欧阳锋;另一方面,他与成吉思汗情同父子,成吉思汗把他养大,他又救了成吉思汗,所以可以单凭口舌,说动一代天骄撤兵回营。

  于是,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杀人盈野,血流成河的大时代,在蒙古、金、南宋之间,无须耗费子女金帛,车马粮草,更无须动员一兵一卒,就出现了长达数十年的“郭靖主导下的和平”,这是何等便宜之事?

  为了使这种意淫显得可信,影片不得不做各种不合情理的扭曲,所以有网友搞笑称:本片讲述了民族英雄欧阳锋凭一己之力击溃来犯的蒙古大军,即将获胜之时却被蒙古金刀卧底郭靖所杀;南宋官兵欲乘蒙军混乱惊慌之机大举反攻,却因主将被乔装改扮为百姓的黄蓉绑架而功败垂成。

  也许有人会说,贺岁片难道不能魔幻吗?

  魔幻当然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徐克为影片选定的风格又似乎是一种历史正剧,这一点,从成吉思汗、蒙古贵族,乃至郭靖本人都讲蒙古语就可以看得出来。

  正剧的基调,与魔幻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裂隙,这个裂隙,徐克没有跨过去。

  说到底,打上金庸标示的武侠小说,反映的是不懂历史唯物主义,又脱离现实斗争的港台文人,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意淫,来满足自己建立“不世功勋”的臆想,庶几相当于白日梦。

图片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这部影片中,成吉思汗及蒙古贵族、蒙军将领的形象都相当正面,他们坚毅沉稳,英勇善战,亦不滥杀无辜;金军俨然是侵略者的形象,南宋将领则腐败无能,贪生怕死。蒙古人讲蒙语,金人和宋人则都讲普通话。男主郭靖虽是汉人,但却是在蒙古大营中长大的,能说一口流利的蒙语,是蒙古化的汉人。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固然也列为华夏正统,但后世国人,在面对南宋抗金、抗元这段历史时,情感还是在南宋,在岳飞、辛弃疾、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一干民族英雄一边,影片这样的设置,令人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难道是要颠倒已经融化到血液里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吗?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