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旗帜需要再度高扬

2022-06-07 686 0
作者: 段修斌 来源: 红歌会网

  自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的“四个自信”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有鉴于目前国际局势的日趋严峻和我国学术理论界本本主义依然势大,许多学者也依然深受西方哲学思维影响而在我们中国特色理论探索中放不开手脚,甚至有些拖后腿现象,为推动其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本文就继续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不过需要提醒一下,本文所运用理论和思维属于我们的太极原理,并且是其现代化形式,所以其无论是在古代本本还是现代本本中都是难以直接“套现”的,更与教科书严重不符,需要根据下面的“太极图现代化解读表”予以理解,否则难以产生共鸣。

  一、近现代科学发展推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一次次思想大解放,我国的思想理论动态曾经异彩纷呈,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主流,但各种支流也在或明或暗地涌动中。通过前言所列政治引领看得很清楚,我国理论研究所需要的既不是复古,也不是从西,而是要根据我们中国自己的发展,走出一条理论创新之路。而这条理论创新之路,也是我们中华新文明探索之路,实质上其一直处于我国近现代以来的苦苦求索之中,它寄托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期望与梦想。

  (一)中华理论发展的指导原则与梦想

  对于我国近现代以来学术理论的梳理,也应该采取“宜粗不宜细”原则,主要看大流。面对西学东渐,我国学界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般性原则。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洋务运动时期所提出的概念,其起始于林则徐,成形于孙家鼐,播扬于张之洞和梁启超,它是清朝末年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西学东渐所产生的一种认识,其既坚持了我们中华文明之“体”,也强调了西学之“用”,将中西方文明两者的基本关系摆得较为正确,应该说其是比较全面的。

  然而这个“体”指的是什么,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中国的政体(内含“天子说”),但现在看来却很值得商榷,它实质上一直处于模糊状态之中(下面会继续探讨)。也由于满清政府无能,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将中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从而导致我国学界完全走向了“中学为体”的反面,反而出现了“砸烂孔家店”,主张像日本一样“脱亚入欧”并“全盘西化”的热潮,其对我们中华文化进行了全面地否定。

  再后来由于国民党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否定,“中学为体”便遭受了进一步践踏,如蒋介石带头改信基督教和国民党的《废止中医案》等,便是其明证。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实质上接受了一个中华文明全面沦落的烂摊子。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还是能保持着清醒,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其对于中医药不但给予了保护,而且还主张西学中。不过顾名思义也可以看出,由于儒学等在国家危难之际难堪大用,再加之通过“砸烂孔家店”对“中学为体”的全面否定,毛泽东所提出的原则突出为对古今中外知识的应用。这里面原则性也很强,概括为一句话即为:古今中外所有文明和知识都要为我所用。

查看余下9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