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明:打破周期率关键的一步(颂明虚拟演讲十四)
打破周期率关键的一步
(颂明虚拟演讲十四)
周期率像个魔咒一直笼罩着历史,使得人类的发展实在被困在“战乱”的怪圈中循环。
新中国的建立,会不会又是一个历史周期的起点呢?
如果说是,那新中国的成立不过又是一次“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改朝换代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大戏就会重演。
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就成了摆在第一代领导人面前进京赶考的一道考题。考及格了,中国就稳步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考不及格,那我们就成了李自成,先烈们的鲜血就白流了。
众所周知,这道考题最早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
1945年7月1日,褚辅成、黄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六位国民参政员从重庆飞抵延安与中共领导人共商国是,开展了5天的考察活动。其间,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家中作客,谈话中,毛泽东问黄炎培,在延安考察了几天之后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先生的担忧其实就是中国人民的担忧。
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之所以胸有成竹,就是因为他很早就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并有了自己的答案。
毛泽东所讲到的民主,并不是西方鼓吹的“一人一票”的形式上的选举民主,而是指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参加国家政权管理。这就是彻底打破周期率,永恒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关键一环。
人民当家作主,这话说着容易,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