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国区域经济下“三农”保险问题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85%。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以上,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其中农业和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规避的有效工具,在稳定农村社会生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冷静思考,如有不周之处,敬请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关于对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的阐述。
所谓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1.平衡发展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空间均衡,意味着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的一种空间上的帕累托效率状态,空间均衡并不表达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均匀分布的含义,而是代表一种与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状态;它的宗旨是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发展。其中,区位论(TheLocationTheory)理论的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西方一直被认为是工业布局的理论基础。主要以1826年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约翰·冯·杜能,1997)、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阿尔佛雷德·韦伯,1997),韦伯主要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就是生产在某场合进行所获得的费用最大的地点)决定生产产所。韦伯把运输成本作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基本定位决定性因素。相比较来说,美国胡佛的运费理论比较完整。1993年克里斯泰勒的《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沃尔特·克里斯塔勒,1998)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将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心地理理论;而市场区位论就是以贸易范围与市场区域大小来讨论生产力布局。代表人物德国廖什认为各类市场范围皆呈六角形态,因为它的供应面积既大于圆形,也大于四边形与三角形;他认为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企业追求的是最大利润。60年代中期,佩鲁的弟子,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重新研究了经济空间的含义。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包括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区域分为三类:一是均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三是计划区域。在生产力布局中体现空间均衡理念,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有的地区主要以开发为主,有的地区主要以保护为主。要结合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内容,提出包括交通、能源、环保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要依三次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引导。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模式是区域生产力扩散的基本模式,增长极的概念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于1950年提出。增长极理论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增长极包含两层含义: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新古典经济学学者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增长极概念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
3.梯度推进理论。梯度推进理论主要表现为两大要素,第一要素为经济效率,第二要素是公平。该理论认同条件更好的地方就应该先发达起来,而条件较的地方可以慢慢地追赶上来,这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地方差异,要求从客观出发,各自发展。自然,经济差异的问题到处都存在,这就导致这个理论有很强的适应性,以它作理论指导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来说,梯度推进理论也更易于操作,自改革开发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发展有目共睹,从最开始的珠江三角洲到两翼地区再到北部地区,从小点到大面,广东的经济迅速发展,跻身全国前列。优势如此明显,那么劣势也就随之而来。我们难以划分这个梯度的范围,也就难以知晓什么时候该继续投资或该执行撤出。
4.网络开发理论。所谓网络开发,就是强化网络和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内各节点与腹地、腹地与腹地联系的广度和强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网络开发理论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网络开发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在不发达地区不宜应用。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因此,该理论应用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网络开发理论在发达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网络开发已成为当地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这一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
正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只有各种区域经济理论有效的融合,各个区域的经济才能健康的发展。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支柱和现代经济的重要成分,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在现有条件下保险业介入新农村建设面临有利形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因此,应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定位于保险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打基础”阶段,通过夯实基础,逐步释放保险潜能,以实现保险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共赢和持续发展。从另一方面说,我们要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分区域、分阶段、分时间对保险内容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在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面前获得最大的商业性收益。
二、“三农”保险的发展现状。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市场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均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农险提供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保障。农险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逐步扩大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面积。同时,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各地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产品和服务及技术优势,扩大各类农险产品创新试点范围,增强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还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不同以往,除对脱贫攻坚、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农村改革等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还提出一系列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农村改革发展硬目标,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等。而作为参与“三农”发展重要保障环节的保险业,仍有很多责无旁贷的任务需要加速完成。
1.“三农”保险总体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开始建立农业保险服务。当时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正处于极具变动的时期,因此在 1953 年,农业保险停止办理。
第二阶段:1982 年,重新尝试农险业务服务。在 1985年到 2004 年近 20 年间,农业保险基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时国际上保险业务的平均综合赔付率是 70%,而中国的农业保险远远超出这个数值。不断的亏损使得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没有农民愿意参与。没有购买就没有对应的商家,农村保险行业险种不断减少,保费一直下降,行业一片颓靡的氛围。
第三阶段:在 10 年不曾发展的农业保险行业几近消失之际,《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颁布了。这是一项划时代的重要举措,给黑暗的农业保险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关于农业保险的地位与发展模式,在2003年的《农业法》中也作了具体说明。这是国家对农业保险提出的重视。接下来的几年,党切实抓好工作,将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用政策造福广大农民。
第四阶段:2004 年,农业保险公司如上海安信、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开始组织实施农险业务。约有五种模式被创办,如政府与公司联办、专业性农保公司经营、共保经营、商业保险公司自办、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等。
第五阶段:农险保费一路发展,2004 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 3.77 亿元,仅占财产险全行业的 0.36%。2007 年,我国农险开始发展,这是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实施取得的显著性结果。在今年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保险被提及11次,重点涉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的落实,包括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农业保险要扩面、增品、提标,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探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农业保险再次成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以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取得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远高于行业增速;农险保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3%。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创新。但相对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保险急需加快创新发展的脚步。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市场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均不断提高,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主体迫切需要农险提供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保障。对于农险发展的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理近日表示,扩大农业、林业保险保障覆盖面,应在所有县域全面铺开农业保险业务,提升农业保险市场份额。逐步推广农险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力争从2019年春季开始,政府预算应充分考虑农业保险的现实需要。同时,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大力支持各地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产品和服务及技术优势,扩大各类农险产品创新试点范围,增强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面推广覆盖。
2.我国区域性经济及保险业发展状况。近些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开发程度还不够,造成有效供给不足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准许外国保险公司以独资或者合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以后,我国财险公司面临的竞争也就越发激烈了。1980年我国财险业恢复以后,中国的财险业作为朝阳产业迅速发展,到了21世纪保险产业又作为我国支柱行业发展就更加迅速了。尤其是这些年来,我国财险业发展神速,而且超过寿险业的增速,为我国保险业整体得发展贡献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我国经济区域性发展主要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首先来说,几大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仍是“西快东慢”的发展特点,两级分化态势进一步加深,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发展迅猛,内陆城市发展迟缓。我国大多农产品集中在中部地区,其工业化水平落后,技术环节薄弱,农村发展与沿海城市相比比较缓慢,但是比西部有前景,基础条件好。西部地区地势给开发造成了一定阻力,交通的阻塞使其发展慢,此区域不适合农作物的产业化,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作物易受自然灾害的干扰。
2006至2014年,我国保险业无论从深度还是密度总体上都显现出上扬的趋势,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保险资金运用金额的不断扩大,为我国的保险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说明了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业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截至201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9.3万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91.9%,较年初增加1.6万亿元,增幅为21.4%。从配置结构看,一是固定收益类资产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各类债券余额为3.6万亿元,在投资资产中占比38.2%;银行存款2.5万亿元,占比27.1%。二是权益类资产稳中有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余额为1万亿元,占比11.1%,较年初的10%增长1.1个百分点。三是另类投资增长较快,长期股权投资6 398.8亿元,占比6.9%;投资性不动产784.4亿元,占比0.8%;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等7317亿元,占比7.8%。长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分别比年初增长59%、13.9%和66%。从投资收益看,2014年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投资收益5 358.8亿元,较2013年增加1700.5亿元;财务收益率为6.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综合收益率为9.2%,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均创近五年来最好水平。这段时期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需求大没有外部竞争的情况下。但是在看到乐观的发展态势的同时,但是到了2010年上升的趋势有所放缓。2010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为3.65%,远低于全球6.89%的平均水平。保险密度为1083元,大大低于全球6273元的平均水平。通过这两项指标的对比,大大说明我国保险业还是落后国外水平一大截,也说明了我国的保险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据财险方面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财险保费收入更是高达2337亿元,同比增长35.47%,增长率更是世界排名第一,到2008年年底的时候,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06万亿元,我国资金运用收益率为1.91%(受经济危机影响)再关注2012年,我国保险费收入高达15481亿元,同比增长8.0%,从增长率上看,财产保险费收入高达5530亿元,同比增长17.19%人身保险费收入9955亿元,同比增长6.8%,从数据上不难发现财险保费收入远远高于人身保费收入的增速,保险公司总资产高达7.4万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6.85万元。2014年,中国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20233.6亿元,同比增长17.5%。保险深度为3.18%,保险密度为1479.3元。赔款给付金额达7194.4亿元,同比增长15.9%。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46.1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在 2017 年,西部建设的一批基建项目及民生项目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部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就居民生活水平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国数据统计值的数据分析了解到:以 2015 年为例,我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422 元,与 2014 年相比上升了 8.9%。这一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 10772 元。总体而言,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四大区域保费收入大有不同,2016 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达到 1.7 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 31%。中部地区保费收入共有 5678.7 亿元,增长了 23.5%。西部地区 2016 年保费收入为 5807.6 亿元,增长 25.5%。东北部地区保费收入为 2358.3亿元,增长了 20.1%。通过解析数据我们可以轻松看出,东部地区保险行业的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其余区域次之。这是与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统一的。中国的农业保险虽然在不断进步发展,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些差距,我们不仅需要回顾自身的发展历史,找寻不足之处,更要在世界融合的今天尊重与学习他人的方法方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帮助自我更好的建设发展。我们同样也要以区域性的实际问题作引导,不可一味引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
三、“三农”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中国来说,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发展商业性“三农”保险时,我们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问题。
1.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往往包含着大量的风险,比如说自然灾害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受灾区域的不确定性就可能导致保险的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西部地区保险公司普遍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其承担的风险又大,赔付率又高,它常常难以操作农业保险,只能选择放弃。其次在农业保险对保险公司降低吸引力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会依据其收益比例分配投入资金,这种方式降低了对险种的投入和经营的力度,致使农业险种发展的步步萎缩,最终可能会消失导致农业保险供给不足。同样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走进家家户户,走进农民的身边。我们在创新发展模式这块还有很大的不足。走进一个新时代,应该有创新的想法,将互联网与保险结合,打造新型服务模式。放眼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交通线路四通八达,通信设施完备,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创新基础,只差适应区域的发展模式。西部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科技。
2.东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来说,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保险意识。比如东部地区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保险意识更强,西部地区在这点上处于弱势,大多数农民保险意识不强,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东部地区,农民的保险意识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很多农民对保险没有明确的定义、不了解具体的险种、保险公司的经营条件、保险条款等问题。
3.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还是存在这方面的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不到位的问题。某些缺乏专业培训的人员易忽视职业道德,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内容介绍不到位,使农民对其的信任度降低。专业的培训是服务好的关键前提,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才能更加了解保险行业的操作,更加熟悉内部的资源调配。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是乡村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经济基础好,基础建设好,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此,大家更愿意去往城市而不是基础条件差的乡村。
4.东北部地区。对于东北部地区而言,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保险公司,它的一些改革措施得不到良好的政策保障,公司进行改革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而没有足够的创新力度就不能较好的适应变化多、挑战多、机遇多的今天市场。对于农民来说,农民作为农业保险的主要消费者,本身消费能力就不强,如果看到政府都不支持农业保险,他们就会对农业保险失去信心,更加不会选择保险投保。目前政府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如果就目前政策而言是不足以吸引农民进行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承保的。还有就是,由于市场的活力不够,目前市场险种种类不丰富,不齐全,而农作物产品丰富,受灾不同等使此时的险种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民在选择保险时受到一定限制,无法调动更高的积极性。市场需要创新产品,好的产品才是硬道理。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发展还很缓慢。其覆盖乡村的面积小,险种种类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商业空间。
四、发展我国“三农”保险的建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韩俊表示,现在农业保险发展非常快,但是发展比较粗放,就粮食来讲,现在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今后农业保险的总思路就是要“扩面、增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品、提标”。现在,很多经济作物,保险还没有覆盖,所以要“扩面”;另外,保险的品种还比较少,要“增品”,即增加保险品种;还有就是要“提标”,即提高保障水平。所以,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农民的保险认识,逐步打开农村市场。加大农业保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进行农村讲座、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创造农民投保的真实范例,让农民切实看到农业保险带来的好处。农业保险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加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才能提高农民的投保率,只有让农民敢于投保,才能打开农业保险的广阔市场。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促使保险在农村的发展,让农民认识到保险带来的益处,切实感受到保险的好处,让农民去宣传保险,根据250定律,让农民去带动身边的人。
2.培育并鼓励具备专业农业保险知识的人才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我国目前具有专业保险知识的人才依旧缺乏,大多数的保险人员不具备农业保险风险预警及农业保险事故的认定能力,并且农村条件比较差,农业领域通常不是大多数人就业的第一选择,所以保险公司应着重招揽具备农业保险知识的人才,并对现有职工进行农业保险知识的培训,创建对员工从事农业保险领域的激励机制,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带来专业的服务,专业的服务才能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3.政府应出台新的政策,加强对农业保险业的支持。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高赔付性,使得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市场,大多数的商业保险公司由于担心亏损,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应介入农业保险领域,给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在政策指导、财政补贴、法律监管等方面都应承担应尽的职责;同时,政府应鼓励各个保险公司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为三农保险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研究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多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积极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政策、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给予农业保险扶持,同时继续推进科技兴农、减负减税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物质层面为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条件。
4.拓宽农业保险品种,加大对偏远地区参保率。虽然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不断增多,但是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等农民需求很大的品种由于缺乏政策补贴支持而几乎没有保险覆盖,所以保险公司应该拓宽保险品种,让农业做到“应保尽保”。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面积为11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还有一多半没有被保险覆盖。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由于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保险覆盖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险公司应深入农村地区,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农村的保险覆盖度,以此来增加农业保险对农民的吸引力,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业保险险种,让农民做到有地可保,每个地区都可以投保,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总之,当今时代,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发展“三农”保险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大事,是保护我国农业,稳定我国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要敢于创新,落实实践,根据区域的不同,合理创建保险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三农”商业性保险发展之路,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注:本文作者系全国三农调研中心副主任陈玉荣博士撰写)。
作者陈玉荣简介
陈玉荣,消费心理学博士、MBA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硕士,曾在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秘书、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身边从事过私人助理工作,在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从事过研究工作,在中国企业报、中国信息报和中国投资促进杂志担任过副主编工作;在著名民营企业珍贝集团从事总裁助理兼企划部长工作等。2004年被北京市组织部评为优秀人才称号,获得2万元的奖励基金。现任全国三农调研中心副主任、中国新农村发展建设协会副秘书长、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一带一路课题组中心主任、国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高级顾问等。出版专著有《秋凉犹热:西方经济透视》、《理想与改革:社会主义的改革历程》、《不断进化的经营:全聚德集团多品牌战略营销》、《转型中国的路径抉择》、《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中国统筹发展大棋局》、《蓝色跨越:中国海洋强国的生态逻辑》等;出版合著有:《集聚正能量:反腐、防腐、廉政管理三步走》、《现代化进程的跨越:贫富差距与犯罪率》、《微时代的危机公关》、《政府反腐工作的加减法则》等书,发表关于绿色经济、政治、贸易、投资、管理、营销、战略规划等论文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