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论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四性”原则 (三)

2022-10-14 1700 0
作者: 李昌平 来源: 乡建院公众号

  中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呢?主要原因之一,是要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即让发展经济的目的重新回归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巩固中国经济的自主性。

  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实现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的目标——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自主性、在地性、综合性、人民性。

  前两篇讲了实现产业振兴的“自主性”和“在地性”原则,今天接着说“综合性”原则。

  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综合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包容性发展,坚持多功能性发展,坚持四生共赢(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治理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这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坚持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综合性”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以公有制占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就是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追求产业振兴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就是要追求产业振兴与人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治理制度的发展统一,就是要追求产业振兴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等等。产业振兴,绝不是也绝不能为了少数人和资本的利润最大化而牺牲其他,否则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不仅不能实现富民强国、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的战略目标,还会演化成一场灾难!

  有经济学家说,产业振兴就是要让企业赚钱,就是要让企业赚更多的利润,企业不应承担社会责任、生态责任,企业更不能“办社会”,否则产业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是真的吗?

  河北周家庄“公社”也是一个企业,办有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公园……周家庄的社员及子女,看病、读书、养老等都不用自己掏钱。从1952年起至今,周家庄公社的发展越来越好。全国各地大约有数万个学周家庄公社的村庄,现在发展得都不错,无一例外都是各地的示范村。“周家庄模式”的发展秘密,就是坚持了“综合性”发展原则,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与时俱进,现在也步入了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二次飞跃”,集体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进。

  过去,全国各地有许多与周家庄公社类似的国营农场,为了让国营农场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追求利润,农场办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庄稼及动物医院等都统统甩给了政府和社会,结果怎么样呢?有几个国营农场能跟周家庄公社比经济效率的?当然,人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治理制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凝聚力和奋斗精神等,就更没法比了。

查看余下4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