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农村的传播(全文)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农村的传播
第一章 当前中国农村的宗教概况
西方宗教在我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入到解放前夕,二是全国解放到文革前夕,三是80年代初宗教开放政策到现在。
当前我国农村整体的宗教生态无论从信众数量,还是从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西方宗教都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局面;佛、道教信仰的空间虽较改革前有所复兴,但总体状况是逐渐萎缩;民间传统的信仰形式在细枝末节上似乎有“复兴”迹象,但无法在体系上重构,呈急剧衰败之势。基督教在西方宗教中又占据独大的角色,在中国认定的五大宗教中,基督教信众在北方农村占95%以上,地下基督教(家庭教会和邪教)近年发展的速度惊人,占基督教的70%左右。天主教在农村的传播稳中求进,地下天主教势力在河北、温州一带较为严重。
就区域而言,北方农村与南方农村的宗教生态差别十分明显。北方农村的传统信仰形式已接近衰靡,无法自圆其说,留存的枝节性信仰也已经形式化和去神圣化,难以满足农村对宗教的庞大需求。西方宗教的各种形态在该地区遍地开花、结果,迅速蔓延,其中基督教信众业已占其总人口的10%15%,且呈急速增长趋势。
南方农村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信仰体系尚保存完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圆其说,给予人们应对各种变化形势的一套相对圆满说法。因此该地区传统信仰体系构成了对西方宗教的抗体,使后者无法顺利进入。但调查表明,南方信仰体系亦正在走向瓦解,抵抗西方宗教的抗体正被人们怀疑和抛弃。
下面将分别详细叙述南北农村的宗教信仰情况。
第一节 北方农村宗教生态
北方农村地区的调查点位于河南、山东、陕西、安徽以及江苏省北部。
一、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宗教信仰情况
基督教于1882年传入河南,到解放前已有28个教派,365座教堂,经过新中国的整治后,到1984年,基督教在河南有牧师43人,传道员110人,长老23人,教徒43万余人,正式开放教堂16座。2003年以后的统计表明,河南“三自教会”的教徒多达400多万,开放教堂2411座,登记的聚会点有3402个,尚有不少未能统计的农村家庭聚会点。除“三自”以外,河南的家庭教会也十分庞大,要超过“三自教会”两倍多。我们本次调查了A的B行政村、C市的E乡和安阳市的K村。
1.B
A位于豫东平原,2006年的人口统计是66.7万人。基督教约于1915年左右,由山东曹县、河南开封传入A境,有四个派系,即中华基督教、福音会、圣公会、浸礼会和循礼会。近30年A基督教发展很快,具体情况如表1。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