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我去过的集体经济村子,无一不是农民富裕、环境优美
2024年5月15日晚上,在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子不忘延安情”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交流时,一个同学问:“葛老师,你认为现在乡村振兴靠什么?”
现在关于振兴乡村的话题是热点,方法是五花八门,自然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关注,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笔者始终认为,只有立足于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单纯靠外部输入“资金”,“人才”,“技术”,而不靠“内因”——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对农业、农村最了解的农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乡村振兴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农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必然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内因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建党之初全党的共识,因为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已经明明白白的说清楚了。也就是说,要教育农民和各级党组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在集体手中,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生产,提高产量,发展集体经济,才能保证农民对分配有发言权,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我在农村插队的七年中,每年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年终分配。先由各小队的会计集中逐一审核各生产小队的全年收支情况。然后各小队每家每户出一个“主事”的,共同商讨当年劳动成果的分配,经常是反复多次后,意见统一了才进行分配,充分体现了当家作主的地位。
如果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把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建立家庭农场,确实业能够使土地集约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但只会造成少数人富裕。中国地少人多,家庭农场一旦占有大量土地,必然使大量失去土地的使用权的农民成为农业雇佣工人。分配上是农场主一个人说了算,农民就丧失了分配的决定权,业谈不上“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农场已经证明,“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是资本发展,生存的基础。“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土地出让金”,但长远看,因为没有了土地,为了生存只能到城市“打工”,但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使他们不可能马上融入城市,城市也不可能为他们所有人提供劳动岗位,于是各种治安隐患将扰乱城市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将亿万普通人组织起来,共同管理社会——这才是社会主义之“社会”与“主义”的精髓:大家共同来做主——这既不断推动了亿万人的发展进步,也制约了精英治理的自私膨胀,达成良性的动态平衡,并在长期的有效运行中,为共产主义积累优秀的文化基础和文明的新地基。
片面发展生产力或者单纯突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都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将亿万普通人组织起来,共同管理社会——这才是社会主义之“社会”与“主义”的精髓:大家共同来做主——这既不断推动了亿万人的发展进步,也制约了精英治理的自私膨胀,达成良性的动态平衡,并在长期的有效运行中,为共产主义积累优秀的文化基础和文明的新地基。
片面发展生产力或者单纯突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都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