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失落”与基督教的“救赎”

2021-01-14 5835 10
作者: 艾尔文团长 来源: 沉思的托克维尔

  食物主权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们国家信奉宗教的人不多,官方统计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种印象。但实际上,在大量城市边缘和农村地区都有很多未登记在册的隐形教徒,而这其中农民工群体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究其原因,并非是很多标榜爱国的中产斥责的那样认为农民工崇洋媚外,而是因为基督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可以互助的自治组织。

  在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圈层隔绝严重的今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漂泊异乡辛苦讨生活的农民工处在一种传统乡土社会的血缘乡情纽带失效,大城市又不接纳他们的尴尬处境中,而基督教填补了这种需求空白,发挥了纽带和团结的作用,帮助他们解决了在陌生社会里诸多切实的生存问题和精神情感需要。因此,当我们看到基督教在农民工群体中大量传播的表象时,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作为被抛弃的弱势群体无处发声、无法得到应有权益的社会问题本质,以及反思当我们高谈爱国时,是否先做到了关照自己的同胞。

  作者|艾尔文团长

  转载编辑|洋芋

  后台编辑|童话

  中国有多少基督徒?2018年官方发布的宗教白皮书显示我国有3800万基督徒,约占人口的2.71%,看起来不多,但官方的数字只包含在基督教协会登记在册的,大量城市、农村中的隐形教会并未算入其中,这部分人的数量也不少。相比于官方,海外的估计要高得多,比如2010年世界基督教资料库认为中国基督徒的数量超过1亿,其中家庭教会成员7000万人。如果按照他们的调查结果,则中国基督徒的数量比党员都要多。

  真实的结果到底如何呢?恐怕中国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就我个人的经历讲,基督教,尤其在农村、农民工群体中,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考虑到这部分人口的基数,海外对于基督徒数量的估计也绝非空穴来风。

  农民、农民工一直被视为最保守的力量,但为何他们比城市中的人还要信奉基督教,他们难道比城市更西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农民和农民工信仰基督教,并非是他们多么仰慕西方文化,而是基督教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困难,满足了他们这样漂泊异乡边缘人的需要。

  2014年,我参加学校的志愿活动,内容就是教授农民工子弟课程,当年,北京聚集着大量的农民工,他们子弟的教育问题变得异常棘手,但是北京的各学校又不愿意接受他们,因此只能成立一个个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的质量往往很差,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极为缺乏,他们没钱聘请正规的老师,因此只能通过提供志愿证明的方式和大学学生组织合作。

  我第一次教授的子弟学校是在房山区,在一个农民工的社区内,只有几间破砖房,中间有一块空地作为活动场所,这就是学校的全貌,如此简陋的条件,却容纳了六个年级的学生。当时我们每两个人去教一个班。当时农民工孩子给我的第一感受是顽劣,实在是太难管了,最后我靠着给他们放动漫以及显示武力才勉强进行下去。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