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证治疗”与西医“疫苗战术”,哪个更高明?


  先说个陈年旧事:

  1956年,乙型脑膜炎在石家庄流行,一时间引起了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我们知道,乙型脑膜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至今为止都没有确切的治疗办法,所以,国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建议家长给他打疫苗预防针,目的就是把乙型脑膜炎爆发可能性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时,石家庄的乙型脑膜炎一度成为国家医疗卫生急需攻克的难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就知道,最后这场传染病是被攻克了,但攻克这场传染病的并不是疫苗,而是一千多年前张仲景写在《伤寒杂病论》里的白虎汤方。一剂中药,创造了治疗乙型脑膜炎的奇迹,有人统计过,当年用中医药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有个别地区数据显示:当时治疗的54人中,只有3人死亡,其余的都痊愈了。

  这是中医药创造的神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至今为止都没有确切治疗办法的疾病,中医竟然超前治愈了,这不是神话是什么?

  后来第二年,北京地区也爆发了乙型脑膜炎,有了头一年的经验,卫生部门的专家们心里便有了数,依样画葫芦,继续用白虎汤方治疗。预想不到的结果发生了,这一回的白虎汤方竟然收效甚微,没能起到良好效果。一时间,社会上对中医的怀疑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医不科学,中医是迷信糟粕,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之声此起彼伏,毛主席甚至都多次站出来为中医正名,召见中医名家施今墨等人商谈。

  后来,当时的名医蒲辅周挺身而出,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结合着当年北京气候偏湿特点,重新在白虎汤方上面加入祛湿之药,疗效立马就显现了出来,有效率一跃达到了90%以上。

  这场为期两年才检验出结果的社会传染病,竟然奇迹般地被中医药攻克了。但从这件事情当中,很多人看到的不是中医的神奇,而是中医的“不可控、不科学、不可逆”。所以,后面我们对乙型脑膜炎的治疗至今依旧一筹莫展,只能给孩子注射疫苗,不让其发病。

  其实现在想想,大家说的也不无道理,在治疗中,中医药基本是“一人一方”,因为中医治病讲究“对证治疗”,即:针对人体疾病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单纯是看病、吃药那么僵化,所以,不同的人患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法上都会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是大同小异,但有时候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就像1956年、1957年发生在石家庄跟北京的乙型脑膜炎,都是乙型脑膜炎,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气候干湿程度就有所不同,用同样的药方就治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方的确不可控、不可逆,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我,单纯为你开具一副药,却没法普及,这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就因为这个说中医不科学,那就是胡扯!科学是从实践经验中得来的,既然中医药有效,你管他是药方加减,还是换方重新开药,至少证明一点:他的确治好了病,那就足够了。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0:113,治病中医高,西医人财两空高。
0条回复
唉,世风日下如此,庸上智下,压抑真才。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