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中医现代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导读:吕嘉戈老师授权本公众号连载其最新著作《中医现代化探索》一书,欢迎读者朋友们订阅。今天的内容是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实现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复兴的前提的后半部分(因为章节内容较长,故这一节将分两次连载)。
中医的现代化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来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因为,并没有影响到其它行业,其中也是中医为改变濒于灭亡的境地,实现复兴大业的举措。在中国医学界,因为存在有中医、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出于对医学发展的预见,在中国医学界还有中西医结合第三种医学,竞争是正常的,而没有竞争才是不正常的,但是现今三种医学完全是在西医的领导下运作的,中医没有独立行政权,平等竞争是不可能的,甚至有被消灭的趋向。因而卫生部在1980年3月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总结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个方针中央给予了肯定。
三支力量平等发展的方针动了西医垄断的蛋糕,争议也就发生了。但是由于中医一直没有独立行政权,遭到西医掌控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压制,中央肯定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方针在卫生部并没有实行,卫生部也未被追究责任。并且在卫生部中医管理局大事记中未记载有关三支力量方针和提出时间。这是对中医的独立行政权的剥夺,致使今天中医到了濒于灭亡的境地,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怕三支力量方针如果被实行,中医自然就有了独立行政权,对中医必然能带来大发展,如果中医现代化再发展起来,将影响国际医药财团在华的巨大利益和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好不容易将中国人忽悠的自己去实施消灭中医了,你中医要以三支力量去夺独立行政权,又要实现现代化不是又想冒头吗?这怎么行!所以中医要想实现现代化就有了争议。然而,几十年来,把中医管理成如此衰落的状态,总要掩盖一下吧,中医现代化就这样也被卫生行政部门利用和提出,明人一眼就可看出这种现代化是个幌子,是在混淆视听,旨在将中医现代化引向西医化的路线上来。这是广大中医界人士不愿看到的,而中医界的愿景是中医原汁原味的得以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这才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初衷。
真正提出中医要实现现代化的却是中医战略家、被誉为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的吕炳奎先生。他说:“要大力发展中医药研究工作,目前不宜独立建立中医药研究所,应该以中医学院为中心,把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地发展起来。在学院内建立中医临床研究所、文献研究所、和情报资料研究所,把中医学院建成医疗、教学、科研完整的体系。要体现出中医的整体性、系统性、实践第一性,发挥中医的特点和优势,并逐步地和现代科学结合,向长远的目标——中医现代化发展,向生命科学发展。”(摘自《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一吕炳奎从医60周年文集》,第127页“中医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几点意见”1981年11月11日)中医现代化是中医首先提出,并一直在追求的一项事业,也是中医复兴的内容。但是,由于中医局只是卫生部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没有独立行政权,而且部级与局级是上下级关系,本来就不是平等的,宪法中的中西医并重无法呈现。为了打压中医,中医现代化被卫生行政部门改头换面,一直以西医化为中医现代化的模式,并且不能单独提中医,只要提到中医必须是中西医结合代替中医,这在中医药法中,在此次新冠疫情中都是如此,就是不让中医单独出现在媒体上!这个观念流毒甚广,就连有些中医也没弄懂个中奥妙,这就是用中西医结合来代替中医,并谓之中医现代化。这为消灭中医留下了伏笔。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对中医现代化如此说:“正像钱学森先生说过的那样,医学的未来是中医的现代化,没有别的路了,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这条路上来。当然钱老说的中医现代化绝不是现在中医医院的样子。现在相当部分中医院的‘现代化’其实在毁中医。中医只有和钱老所提的系统学原理为代表的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思想和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钱老所说的称之谓‘新时代中医现代化系统工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