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扁鹊见蔡桓公》移出教材的“专家”们还不出来走两步?
据“四川中医药”消息,《天回医简》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这是一条并不那么起眼的新闻,但是对于中医乃至中华文明的传承而言,它却显得那么的重要。用研究团队的说法,“《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这还得回到2012年,成都地铁3号线建设中于金牛区天回镇抢救性发掘了一处西汉墓葬。重要的出土文物包括四台蜀锦提花机模型,实证了了蜀锦作为天下母锦名不虚传;还有约14cm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其头面、四肢、关节、小腹、腰背处刻有111个点和若干铭文,体表有纵贯全身的彩绘、刻划经脉线共63条——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再有就是《天回医简》了。
当然,医简并不是一部书,而是包括了《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疗马书》《经脉》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还有106个失传的医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这其实也说明,早在两千余年前,我们已经有了成体系成熟医学了。
1000多支医简,25000余字,字体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其中有较多的齐地方言特征,再加上是中断2000余年之后才重见天日,其考古工作之艰巨可见一斑。
说到齐地,在那个时代,齐地医学为经脉医学,善诊脉、并以针灸为主,太史公认为扁鹊和仓公的医学一脉相承,才在《史记》中将二人合并立传。这次发现的《脉书》上经和下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仓公向公孙光学习医方和跟随公乘阳庆学习《脉书》的历史,《脉书》比《黄帝内经》早诞生至少300年。而《脉经·上经》的一些话在《黄帝内经》中往往被演绎称一篇至两三篇文章,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天回医简是《黄帝内经》的前身和源头。
后,经研究团队反复求证,证明《天回医简》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其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中仓公淳于意行医、授学时间);并在汉景帝时由齐传入蜀地,墓主人下葬时间为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与淳于意弟子相当);同时也证实了东汉时期四川三代脉学大师“涪翁—程高—郭玉”为扁鹊学派传人的事实。
然而,“天回医简”被发掘出5年之后的2017年《扁鹊见蔡桓公》就被踢出了课本,在那之后自媒体就流传着相关的文章,到最近也还在传。其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有三个质疑:一是扁鹊这个人不见得是真的,仅仅是神话、传说罢了;二是无论是韩非《扁鹊见蔡桓公》,还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或是其它古书中有关扁鹊的记载,其医术都太玄乎了,难以让人相信;三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的活动时间跨度太大,总不可能扁鹊活了几百岁。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