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迅速将“火线经验”转化为专业实力

2020-04-17
作者: 孙晓宇 来源: 新华网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系列网评之240:

  孙晓宇

  3月27日至4月13日,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确诊新冠肺炎。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剧增,只有约7万人口的边境小城绥芬河成为战“疫”要地。

  在境外输入疫情之前,绥芬河未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大量输入性病例集中涌入,对绥芬河是一个巨大考验。在境外输入疫情初期,绥芬河海关核酸日检测能力只有96人,当地传染病医院只有16间隔离留观病房。截至4月13日,驰援绥芬河的专家、医护人员已超过300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具有支援湖北抗疫的经验。随着支援力量增多,绥芬河市检测、救治等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强。

  在我国还有一些像绥芬河这样的边境小城,相对薄弱的医疗资源在抗击境外输入疫情时显得捉襟见肘。在接受外部支援“输血”后,如何让当地医护力量在今后常态化抗击疫情中具备更强的“造血”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两个多月前,各地派出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等多科室精锐医护力量支援湖北。战“疫”英雄们在救治一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他们所积累的救治经验对于持续抗击疫情来说更是无价之宝。一位参与援助湖北的县级医院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她在援助湖北的救治一线,接受了严格的感控培训,专业技能和应急心理素质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各地援助湖北医疗队陆续返乡。“火线经验”要利用好、传承好,为持续抗击疫情发挥作用。各地在关心照顾好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同时,还应组织他们将在一线积累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时总结和提炼,通过线上交流等形式,与其他同事分享,以提升医院整体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专业实力。

  这次绥芬河的境外输入疫情,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专家支援会给绥芬河当地医护力量送来“现场教学”。我们应该探索救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等问题,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传帮带。参与支援绥芬河的专家们不仅能为当地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更能为当地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一整套人才梯队奠定基础。相信在支援过后,留在那里的不止有感动和温情,还有应对特殊疫情的处置能力和处置经验。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