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选中!武大志愿者“网谈”战疫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责任。”武汉大学研究生王琇琨谈起自己受邀向全世界分享青年战“疫”经验时,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
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和其他6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在线交流战“疫”经验。来自中国的青年代表是“95后”王琇琨,她4分钟的英文演讲,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
战“疫”期间,武汉大学共有1378名志愿者,为641个名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辅导。王琇琨正是其中一名志愿者。
联合国为何选中她?
4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提出邀请一位中国的青年代表参加网络研讨会并发言,武汉市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重点对象群体被推荐。
4月9日上午,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队的王琇琨,作为推荐候选人之一,与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视频连线。她用英文交流了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当天下午,王琇琨被确定选中。
王琇琨后来了解到,特使办公室选择她,主要是因为她的志愿者工作内容与会议主题“关注青年人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契合。另一个原因是,王琇琨交流时的语气亲和自然,所说的内容比如在家与父母面临争吵等,贴近生活,与各国青年有共性和共情。
得知自己被确定为发言人,王琇琨第一反应是非常激动,但紧接着就感到紧张和有压力。她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声音传播出去,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分享中国战“疫”经验。
而在此之前,王琇琨已和武汉大学的伙伴们为战“疫”坚持数月。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立,一批“90后”武大青年发起了“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行动。王琇琨第一时间加入核心团队。
王琇琨发现,凌晨两点左右是家长回复消息的高峰时段,因为医护人员换完班才有时间查看手机。王琇琨也坚持熬夜对接,“要尽快帮他们解决忧心事,让他们安心战‘疫’”。
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曾告诉记者,他们从全校近3000名报名者中遴选出1549人组成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其中1378名志愿者组成641个志愿服务组,为来自金银潭、雷神山等100多家医院和全国支援湖北的641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服务,开展线上辅导。
代表中国青年发声
为了用青年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王琇琨一直积极准备发言稿,直到4月15日发言当天,她仍在修改措辞和表达。她想给全世界呈现一个大方、自信、得体的中国青年形象。
发言时,王琇琨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是“信心”,困境是暂时的,要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保持冷静与坚强;二是“合作”,没有人是孤岛,人与人的团结、国与国的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谈到选择这两个关键词的原因,王琇琨说,信心是她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最有体会的一点。
疫情初期,王琇琨发现不少人被焦虑、无助等情绪左右,她选择了通过志愿服务与团队小伙伴们一起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树立了对并肩战斗的小伙伴的信心,两个多月的志愿服务工作也让她的信心变成坚定的信念。
“能在战‘疫’之中付出自己的力量,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感觉无比幸运、无比幸福。”王琇琨说,与中国不同,目前许多国家还处于抗疫的艰苦阶段和关键时期,不少国家的青年最需要的正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因为信心能引导他们为战胜疫情积极作为,而不是无奈无助、消极应对。
“合作一词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王琇琨说,这次网络研讨会是一次很好的国际合作体现,青年应该从小的方面入手,携手分享各自经验来渡过难关。这次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困难,只有所有人携起手来才能够战胜疫情,而不是一味找借口、找理由甚至将病毒政治化。
王琇琨谈及自己的发言时说,在国际会议中代表中国青年发声,能讲述的只是中国青年抗疫的一小部分,有无数志愿者、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意义更大。她希望中国的青年之声能够越传越远,越来越有力量。
4月15日晚举行的网络研讨会上,王琇琨作为第一个分享者,发表了近4分钟的英文演讲。随后,“武大95后女生在联合国研讨会发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被众人关注和肯定,王琇琨和武汉大学的志愿者小伙伴们既开心又激动。
在王琇琨看来,自己和同伴们只是希望在抗击疫情的战斗里尽绵薄之力,而真正应该被关注的,“更应该是所有在抗疫一线拼搏坚守的人”。
“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如今,王琇琨和小伙伴们感到身上的责任愈发重大,正筹划如何将这项工作更长久、更完善地开展下去。他们特别希望有更多青年在疫情期间甚至疫情之后,都加入志愿服务者行列。
武汉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辅导教育中让医务人员子女更深刻理解父母的“逆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开展自我教育,使双方在辅导与被辅导中共同感受抗疫斗争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实现教学相长。
陈曾说:“这场战‘疫’中,武大走出了太多的英雄。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中也涌现出很多像王琇琨一样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大家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据介绍,武大志愿者本着“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只要还有需要,我们就继续服务下去”的宗旨,继续对医护人员子女给予关爱服务。在疫情结束、武大开学后,他们打算举办志愿者与孩子的线下见面会,让线上友谊延伸到线下并延续下去。
陈曾说,团队未来计划与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合作,建立数字化公益科技平台,增加志愿者在心理专业领域的培训,优化志愿者队伍,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团队在疫情期间服务一线医务人员,疫情过后还将服务各类社会工作者家庭,将立足点从疫情防控转移到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等方面。(记者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