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国企改革调查:一批企业“脱了困、解了难、迈开步”
晚上7点多,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永益公司机加一分厂大车段段长张大伟停下手里的活。在数控立车的轰鸣声里,他向工友打出了“OK”手势,准备回家。
作为黑龙江省属最大国企,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激活老国企新动能。“你每天干多少活,当天就知道挣多少钱,干得越多挣得越多。”这是张大伟对改革最朴实的理解。
连续5年整体盈利、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3.7%、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3.3%……5年来,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较2016年扭亏增盈近40亿元,黑龙江国企已由改革脱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批企业“脱了困、解了难、迈开步”
以量计资、绩效管理、按劳分配……龙煤鸡西矿业永益公司通过实行差异化考核,实现了收入能增能减。以焊工为例,同工同岗员工2021年工资收入最大差距6.97万元。
曾经的亏损大户龙煤集团聚焦改革创新,改出了活力,成为东北煤炭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2021年龙煤集团实现利润14.3亿元,连续6年保持盈利。
黑龙江一批地方国企在改革中脱了困,解了难,迈开步。前三季度,黑龙江地方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8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9%,利润同比增长130.74%,已缴税费同比增长52.11%。国企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向好,带动了全面振兴提速。
“黑龙江国企已由脱困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智奎说。
——“脱棉袄、卸包袱”轻装前行。不少人这样形容东北的“历史包袱”:像是让一个人穿棉袄、背包袱、抱孩子,与其他选手比赛。国企要重生,卸担子首当其冲。2019年哈尔滨启动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一些退休人员有了疑问:“工资会不会少”“包烧费谁给报”……根据规定,大家关心的统筹外费用不会因移交而有变化,遗留问题仍归原企业负责解决。道理讲明白了,职工心里托了底。企业得以减负,专心谋发展。
黑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张玉福说,黑龙江全面完成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地方国企厂办大集体改革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稳产业链供应链。国企稳有利于经济发展稳。对一些投资周期长、投资量大、回报慢的基础设施产业和高端产业,黑龙江国企率先布局,为更多民营企业投入中下游产业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平台。
随着9月哈尔滨朝阳(冷链)物流园区运营,以及近期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物流枢纽项目交付,“大物流”格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