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罐车事件警示:不要成为一个“互害社会”
当你是一名油罐车司机
你是一辆食用油专用油罐车的司机,家乡在赫赫有名的“罐车之乡”。
以往你每次要驱车一千公里,往来于天津和西安之间。
对于你来说,这个路途不算艰难,因为返程一般都是空车回来,而单程的运费按照400元/吨计算,每次你载满35吨大豆油,单程运费就有14000元。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事情起了变化。同乡的油罐车越来越多,逐渐增长到3000台,竞争对手多了,所以你能拿到的单程运费报价越来越低。
当价格降到200元/吨时,你坐不住了,利润的降低,让你无法接受空车返程回的成本。
正当你抓耳挠腮时,你发现自己的油罐车属于普货罐车,这意味着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你也能拉,如果返程时能换货运输,装上这些,是不是就能赚得多一点了?
但是洗罐的价格又让你焦虑,每次换货洗罐,成本少则三五百,多则八九百。而且费时费力,一般水洗都洗不干净,还得用碱水,洗完后再用高温蒸馏,才能相对干净。
你闷闷不乐,想着如何另辟蹊径时,同行的运煤制油的油罐车又让你眼前一亮。
你发现,假如运煤制油的话,煤制油无色透明,即便不洗罐换货,残留个几公斤也很难看出来,更重要的是煤制油可以和食用油互溶。
这一天,你忐忑不安地开着运完煤油的油罐车,来到食用油生产厂,验罐的工人看了你一眼,摸了摸卸油口,又看了看“食用油专用油罐车”的字样后,挥了挥手,你终于放心,爬上了装油台,安心装满食用油。
之后几天,你尝试了几次,每次都没有被发现。
你只需要擦干净两个卸油口,验罐时给验罐员看下以前拍过的干净的卸油口和罐口照片,就能蒙混过关,即便验罐员检测介质,也只是检测酸价和含水量,你终于放心。
你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油罐车司机开始效仿,甚至专运煤油的司机也来掺和一脚,只需要用清漆剂擦掉之前标注的“普通液体”字样,然后重新喷上“食用油专用”就能过关。
而在屡次装油的过程中你发现,那些食用油的生产企业,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严格,无论是汇福粮油集团,还是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前者是注册资本近10亿、成立20年的大企业,后者更是中储粮的全资子公司。
你开始担心食用油的安全问题,这时有人问你,既然你这么担心安全,为什么还要运呢?你说,所以我不会再吃了,然后你开始严禁家人购买这些企业生产的食用油。
普通人的六个问题
前面是我们根据新京报报道《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拟写的一段小故事,基本涵盖了报道里的关键信息。